肖敏
作者簡介:肖 敏(1978-),女,惠州市惠城職業技術學校總務辦副主任,碩士,美術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 要:近年來,職業學校幼師專業迅速發展,畢業生在社會各領域中發揮著其自身的作用。美術是幼師專業的重要課程和主要技能之一,其評價方式有效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本文是筆者從多年的教學實踐入手,結合所在學校的課程改革實踐,對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評價方式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完善方向進行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評價方式;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49-03
近年來,幼師專業在大中專學校廣泛開設,美術課程作為幼師教育中的核心課程,得到了學校、家長、學生的普遍重視和廣泛關注。而課程評價方式作為教學評價體系的組成部分,其評價方式有效與否,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何建立科學高效的美術課程評價方式?筆者以惠城職業技術學校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改革為例,結合多年的美術專業教學實踐經驗,對學生成績評價方式進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找到推動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質量提高的路徑。
一、幼師專業美術課程學生評價方式現狀
當前,我校美術課的考核評價方式仍以傳統的考試和考核方式為主,考試采用百分制,由期末考試卷面成績與平時成績兩個部分組成,兩者的比例通常為7/3。期末考試一般采用嚴格的閉卷考試方式,平時成績則由出勤率、課堂學習情況以及平時作業情況組成。考核多為實踐類考試,一般是教師提供一個實操考試方案,學生完成方案;教師對學生的完成效果給出分數,以此對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進行評價。
二、當前幼師專業美術課程學生評價方式的缺陷
當前的評價方式簡單易操作,但是不能適應社會對幼師美術人才的全面需求,不利于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培養,如例:
分析這份考核方案,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缺陷:
1.評價標準不夠合理。考核方案雖然明確了題目,做了詳細要求,但是整個方案只是考核了繪畫技能。整個標準不符合幼師美術的課程改革方向,幼師美術課程和美術專業的美術課程不能完全一致,加上現行職校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標準中沒有現成的評價標準,因而大部分教師都采用傳統的考試或者考核方式,而無論是考試方式還是考核方式,都是一種單一的評價方式。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教師整個學期的教學進行全面檢查,更無法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美術能力。此外,考試標準中沒有清晰地規定哪些評價要素是必備要素,哪些是輔助要素,各個要素的比例也沒有明確,這就導致了實踐操作考核的片面性。美術教學自有其特點與個性,幼師美術課程與專業美術學校的課程又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與特殊性,根據幼師人才的培養目標,幼師美術教學應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而目前的考核標準一般很難做出綜合和全面的考核,導致教學的效果參差不齊,因而難以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產生科學的評價。
2.評價方式不夠合理。幼師專業的美術課程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課程內容較多,考核方案只占課程內容的一個部分,這份考核方案中的色彩寫生雖然是本學期美術課程內容的一個重點,但不是全部教學內容,所以該方式存在不合理性。近幾年,幼師專業美術課教學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快,但其考核評價體系卻遠遠滯后于教學改革的發展和探索,這已然不適應當前幼師美術教學形勢的需要了。一個科學和適應性強的美術課教學改革評價方式,應當在充分尊重課程標準的基礎之上,能夠對職業能力進行量化,對各項綜合能力進行評估。更重要的還在于對各項能力的定位給予科學評價,經過科學的分析,從而制定一套標準量化的流程,形成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3.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以傳統的評價方式來測試學生的美術能力,讓學生在傳統的美術學習中形成一種固定的繪畫模式,從而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學生難以提高美術能力。美術學科是開發創造性思維的藝術課程,幼師專業學生的美術能力尤為重要,引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幼兒對色彩和圖形的認知遠高于文字,在幼教工作中幼教教師的美術能力至關重要,這就對幼師專業學生的美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的學生評價方式仍然采用過去的評價規則,僅僅重視固定的評價標準,不能真正地反映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一般來說,對于美術能力的評價應當是包括具體技巧和個人的創作靈感的。然而當前的美術評價體系更為注重統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學生的靈感給予評價。這不能不說是對學生藝術靈感的扼殺。
·教學評價·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改革中考核評價方式的思考
三、學生評價體系完善方向
學生評價體系必須跟著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方向一致,目前幼師專業的學生是為幼教培養人才,一個優秀的幼教人才,需要綜合能力的學習和鍛煉,就美術課程這一門技能來說,也不能只掌握繪畫技能,還要掌握美術幼教理念、環境布置、手工制作等能力。發展綜合技能,培養能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是課程開設的目標,而學生評價方式必須與課程開設目標一致。上個學期我校幼師專業在美術課程內容教學方面進行了部分改革,在學生評價方式進行了如下改變:
從這份考核方案來看,學生評價模式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改善:
1.完善美術課考核標準。考核內容從本學期教學內容出發,涉及每個教學點,對美術綜合方面都進行分配,重點在繪畫方面,但是同時進行手工和書法等全面考核,既有針對性又兼顧全面性。一個合格的幼教教師是全方面發展的,就美術方面來說,學生學會畫,同時還要會教,會布置環境,書寫要規范,在其他教學中應用美術技能輔助教學,把美術知識融入幼教工作是我們課程設置的關鍵。筆者在多年的美術教學中深刻地認識到這個關鍵性,通過不斷地對查畢業生工作情況的調查和反饋,我校幼師專業在美術教學中不斷調整教學思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不斷推進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新的就業形勢的要求,都需要將當前的學生評價體系中的考核標準進行更改和完善,將過去的抽象和混亂的評價體系進行升級和完善,將評價標準具體化、清晰化、條文化。與此同時,一個清晰的考核體制的建立,可節省優質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2.完善美術課評價方式。此方案不再采用單一的繪畫考核,有試卷考試針對理論學習的教學檢查,有技能的考核,有其他競賽、平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的綜合評價,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會積極,不再是應付考試,利于美術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我們輸送高質量的優秀人才打好基礎,過去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往往停留在分數和成績上,這種評價方式顯然無法適應新時期就業形勢的需要。因而未來的美術課程改革的繼續推進過程中,要繼續深化評價體系的改革,將過去的單一的評價方式改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講學評價體系的完善,更有助于未來優質幼教人才的養成。
3.美術綜合能力得到提高。近幾年,本校的幼師專業的美術課程在內容上,對單一的繪畫課程進行調整,增加了書法、手工的課時比例,在美術教學法、幼教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學生的專業素質能力增強,在工作中得到了好評,幼師專業的合理的學生評價模式的形成,不僅會起到推動學生素質發展的作用,更可以起到對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進步和鞏固。
四、總結
完善美術課評價方式就是要對于學生的幼教職業能力、幼教素質能力等各個要素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從評價的內容上來看,平衡了對于職業能力和關鍵能力的評價,對于個人的發展進行價值上的指導,在評價的目的上,就要更加職業性。對于評價方式更加靈活可操作。更能體現工作技能。而對于美術課創新來講還包括其余的部分,如評價的規劃、評價的設計、評價的實施、評價的管理和評價結果的評價等。 隨著美術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評價也需進行改革,學生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一部分也須得到不斷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良.談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創新[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
[2]楊建清.職業學校一體化課程學生評價模式及其試題開發技術[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
責任編輯 何麗華
作者簡介:肖 敏(1978-),女,惠州市惠城職業技術學校總務辦副主任,碩士,美術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 要:近年來,職業學校幼師專業迅速發展,畢業生在社會各領域中發揮著其自身的作用。美術是幼師專業的重要課程和主要技能之一,其評價方式有效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本文是筆者從多年的教學實踐入手,結合所在學校的課程改革實踐,對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評價方式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完善方向進行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評價方式;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49-03
近年來,幼師專業在大中專學校廣泛開設,美術課程作為幼師教育中的核心課程,得到了學校、家長、學生的普遍重視和廣泛關注。而課程評價方式作為教學評價體系的組成部分,其評價方式有效與否,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何建立科學高效的美術課程評價方式?筆者以惠城職業技術學校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改革為例,結合多年的美術專業教學實踐經驗,對學生成績評價方式進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找到推動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質量提高的路徑。
一、幼師專業美術課程學生評價方式現狀
當前,我校美術課的考核評價方式仍以傳統的考試和考核方式為主,考試采用百分制,由期末考試卷面成績與平時成績兩個部分組成,兩者的比例通常為7/3。期末考試一般采用嚴格的閉卷考試方式,平時成績則由出勤率、課堂學習情況以及平時作業情況組成。考核多為實踐類考試,一般是教師提供一個實操考試方案,學生完成方案;教師對學生的完成效果給出分數,以此對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進行評價。
二、當前幼師專業美術課程學生評價方式的缺陷
當前的評價方式簡單易操作,但是不能適應社會對幼師美術人才的全面需求,不利于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培養,如例:
分析這份考核方案,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缺陷:
1.評價標準不夠合理。考核方案雖然明確了題目,做了詳細要求,但是整個方案只是考核了繪畫技能。整個標準不符合幼師美術的課程改革方向,幼師美術課程和美術專業的美術課程不能完全一致,加上現行職校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標準中沒有現成的評價標準,因而大部分教師都采用傳統的考試或者考核方式,而無論是考試方式還是考核方式,都是一種單一的評價方式。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教師整個學期的教學進行全面檢查,更無法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美術能力。此外,考試標準中沒有清晰地規定哪些評價要素是必備要素,哪些是輔助要素,各個要素的比例也沒有明確,這就導致了實踐操作考核的片面性。美術教學自有其特點與個性,幼師美術課程與專業美術學校的課程又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與特殊性,根據幼師人才的培養目標,幼師美術教學應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而目前的考核標準一般很難做出綜合和全面的考核,導致教學的效果參差不齊,因而難以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產生科學的評價。
2.評價方式不夠合理。幼師專業的美術課程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課程內容較多,考核方案只占課程內容的一個部分,這份考核方案中的色彩寫生雖然是本學期美術課程內容的一個重點,但不是全部教學內容,所以該方式存在不合理性。近幾年,幼師專業美術課教學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快,但其考核評價體系卻遠遠滯后于教學改革的發展和探索,這已然不適應當前幼師美術教學形勢的需要了。一個科學和適應性強的美術課教學改革評價方式,應當在充分尊重課程標準的基礎之上,能夠對職業能力進行量化,對各項綜合能力進行評估。更重要的還在于對各項能力的定位給予科學評價,經過科學的分析,從而制定一套標準量化的流程,形成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3.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以傳統的評價方式來測試學生的美術能力,讓學生在傳統的美術學習中形成一種固定的繪畫模式,從而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學生難以提高美術能力。美術學科是開發創造性思維的藝術課程,幼師專業學生的美術能力尤為重要,引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幼兒對色彩和圖形的認知遠高于文字,在幼教工作中幼教教師的美術能力至關重要,這就對幼師專業學生的美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的學生評價方式仍然采用過去的評價規則,僅僅重視固定的評價標準,不能真正地反映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一般來說,對于美術能力的評價應當是包括具體技巧和個人的創作靈感的。然而當前的美術評價體系更為注重統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學生的靈感給予評價。這不能不說是對學生藝術靈感的扼殺。
·教學評價·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改革中考核評價方式的思考
三、學生評價體系完善方向
學生評價體系必須跟著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方向一致,目前幼師專業的學生是為幼教培養人才,一個優秀的幼教人才,需要綜合能力的學習和鍛煉,就美術課程這一門技能來說,也不能只掌握繪畫技能,還要掌握美術幼教理念、環境布置、手工制作等能力。發展綜合技能,培養能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是課程開設的目標,而學生評價方式必須與課程開設目標一致。上個學期我校幼師專業在美術課程內容教學方面進行了部分改革,在學生評價方式進行了如下改變:
從這份考核方案來看,學生評價模式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改善:
1.完善美術課考核標準。考核內容從本學期教學內容出發,涉及每個教學點,對美術綜合方面都進行分配,重點在繪畫方面,但是同時進行手工和書法等全面考核,既有針對性又兼顧全面性。一個合格的幼教教師是全方面發展的,就美術方面來說,學生學會畫,同時還要會教,會布置環境,書寫要規范,在其他教學中應用美術技能輔助教學,把美術知識融入幼教工作是我們課程設置的關鍵。筆者在多年的美術教學中深刻地認識到這個關鍵性,通過不斷地對查畢業生工作情況的調查和反饋,我校幼師專業在美術教學中不斷調整教學思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不斷推進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新的就業形勢的要求,都需要將當前的學生評價體系中的考核標準進行更改和完善,將過去的抽象和混亂的評價體系進行升級和完善,將評價標準具體化、清晰化、條文化。與此同時,一個清晰的考核體制的建立,可節省優質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2.完善美術課評價方式。此方案不再采用單一的繪畫考核,有試卷考試針對理論學習的教學檢查,有技能的考核,有其他競賽、平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的綜合評價,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會積極,不再是應付考試,利于美術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我們輸送高質量的優秀人才打好基礎,過去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往往停留在分數和成績上,這種評價方式顯然無法適應新時期就業形勢的需要。因而未來的美術課程改革的繼續推進過程中,要繼續深化評價體系的改革,將過去的單一的評價方式改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講學評價體系的完善,更有助于未來優質幼教人才的養成。
3.美術綜合能力得到提高。近幾年,本校的幼師專業的美術課程在內容上,對單一的繪畫課程進行調整,增加了書法、手工的課時比例,在美術教學法、幼教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學生的專業素質能力增強,在工作中得到了好評,幼師專業的合理的學生評價模式的形成,不僅會起到推動學生素質發展的作用,更可以起到對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進步和鞏固。
四、總結
完善美術課評價方式就是要對于學生的幼教職業能力、幼教素質能力等各個要素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從評價的內容上來看,平衡了對于職業能力和關鍵能力的評價,對于個人的發展進行價值上的指導,在評價的目的上,就要更加職業性。對于評價方式更加靈活可操作。更能體現工作技能。而對于美術課創新來講還包括其余的部分,如評價的規劃、評價的設計、評價的實施、評價的管理和評價結果的評價等。 隨著美術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評價也需進行改革,學生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一部分也須得到不斷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良.談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創新[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
[2]楊建清.職業學校一體化課程學生評價模式及其試題開發技術[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
責任編輯 何麗華
作者簡介:肖 敏(1978-),女,惠州市惠城職業技術學校總務辦副主任,碩士,美術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 要:近年來,職業學校幼師專業迅速發展,畢業生在社會各領域中發揮著其自身的作用。美術是幼師專業的重要課程和主要技能之一,其評價方式有效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本文是筆者從多年的教學實踐入手,結合所在學校的課程改革實踐,對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評價方式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完善方向進行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評價方式;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49-03
近年來,幼師專業在大中專學校廣泛開設,美術課程作為幼師教育中的核心課程,得到了學校、家長、學生的普遍重視和廣泛關注。而課程評價方式作為教學評價體系的組成部分,其評價方式有效與否,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何建立科學高效的美術課程評價方式?筆者以惠城職業技術學校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改革為例,結合多年的美術專業教學實踐經驗,對學生成績評價方式進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找到推動幼師專業美術課程質量提高的路徑。
一、幼師專業美術課程學生評價方式現狀
當前,我校美術課的考核評價方式仍以傳統的考試和考核方式為主,考試采用百分制,由期末考試卷面成績與平時成績兩個部分組成,兩者的比例通常為7/3。期末考試一般采用嚴格的閉卷考試方式,平時成績則由出勤率、課堂學習情況以及平時作業情況組成。考核多為實踐類考試,一般是教師提供一個實操考試方案,學生完成方案;教師對學生的完成效果給出分數,以此對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進行評價。
二、當前幼師專業美術課程學生評價方式的缺陷
當前的評價方式簡單易操作,但是不能適應社會對幼師美術人才的全面需求,不利于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培養,如例:
分析這份考核方案,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缺陷:
1.評價標準不夠合理。考核方案雖然明確了題目,做了詳細要求,但是整個方案只是考核了繪畫技能。整個標準不符合幼師美術的課程改革方向,幼師美術課程和美術專業的美術課程不能完全一致,加上現行職校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標準中沒有現成的評價標準,因而大部分教師都采用傳統的考試或者考核方式,而無論是考試方式還是考核方式,都是一種單一的評價方式。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教師整個學期的教學進行全面檢查,更無法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美術能力。此外,考試標準中沒有清晰地規定哪些評價要素是必備要素,哪些是輔助要素,各個要素的比例也沒有明確,這就導致了實踐操作考核的片面性。美術教學自有其特點與個性,幼師美術課程與專業美術學校的課程又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與特殊性,根據幼師人才的培養目標,幼師美術教學應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而目前的考核標準一般很難做出綜合和全面的考核,導致教學的效果參差不齊,因而難以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產生科學的評價。
2.評價方式不夠合理。幼師專業的美術課程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課程內容較多,考核方案只占課程內容的一個部分,這份考核方案中的色彩寫生雖然是本學期美術課程內容的一個重點,但不是全部教學內容,所以該方式存在不合理性。近幾年,幼師專業美術課教學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快,但其考核評價體系卻遠遠滯后于教學改革的發展和探索,這已然不適應當前幼師美術教學形勢的需要了。一個科學和適應性強的美術課教學改革評價方式,應當在充分尊重課程標準的基礎之上,能夠對職業能力進行量化,對各項綜合能力進行評估。更重要的還在于對各項能力的定位給予科學評價,經過科學的分析,從而制定一套標準量化的流程,形成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3.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以傳統的評價方式來測試學生的美術能力,讓學生在傳統的美術學習中形成一種固定的繪畫模式,從而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學生難以提高美術能力。美術學科是開發創造性思維的藝術課程,幼師專業學生的美術能力尤為重要,引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幼兒對色彩和圖形的認知遠高于文字,在幼教工作中幼教教師的美術能力至關重要,這就對幼師專業學生的美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的學生評價方式仍然采用過去的評價規則,僅僅重視固定的評價標準,不能真正地反映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一般來說,對于美術能力的評價應當是包括具體技巧和個人的創作靈感的。然而當前的美術評價體系更為注重統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學生的靈感給予評價。這不能不說是對學生藝術靈感的扼殺。
·教學評價·幼師專業美術課程改革中考核評價方式的思考
三、學生評價體系完善方向
學生評價體系必須跟著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方向一致,目前幼師專業的學生是為幼教培養人才,一個優秀的幼教人才,需要綜合能力的學習和鍛煉,就美術課程這一門技能來說,也不能只掌握繪畫技能,還要掌握美術幼教理念、環境布置、手工制作等能力。發展綜合技能,培養能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是課程開設的目標,而學生評價方式必須與課程開設目標一致。上個學期我校幼師專業在美術課程內容教學方面進行了部分改革,在學生評價方式進行了如下改變:
從這份考核方案來看,學生評價模式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改善:
1.完善美術課考核標準。考核內容從本學期教學內容出發,涉及每個教學點,對美術綜合方面都進行分配,重點在繪畫方面,但是同時進行手工和書法等全面考核,既有針對性又兼顧全面性。一個合格的幼教教師是全方面發展的,就美術方面來說,學生學會畫,同時還要會教,會布置環境,書寫要規范,在其他教學中應用美術技能輔助教學,把美術知識融入幼教工作是我們課程設置的關鍵。筆者在多年的美術教學中深刻地認識到這個關鍵性,通過不斷地對查畢業生工作情況的調查和反饋,我校幼師專業在美術教學中不斷調整教學思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不斷推進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新的就業形勢的要求,都需要將當前的學生評價體系中的考核標準進行更改和完善,將過去的抽象和混亂的評價體系進行升級和完善,將評價標準具體化、清晰化、條文化。與此同時,一個清晰的考核體制的建立,可節省優質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2.完善美術課評價方式。此方案不再采用單一的繪畫考核,有試卷考試針對理論學習的教學檢查,有技能的考核,有其他競賽、平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的綜合評價,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會積極,不再是應付考試,利于美術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我們輸送高質量的優秀人才打好基礎,過去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往往停留在分數和成績上,這種評價方式顯然無法適應新時期就業形勢的需要。因而未來的美術課程改革的繼續推進過程中,要繼續深化評價體系的改革,將過去的單一的評價方式改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講學評價體系的完善,更有助于未來優質幼教人才的養成。
3.美術綜合能力得到提高。近幾年,本校的幼師專業的美術課程在內容上,對單一的繪畫課程進行調整,增加了書法、手工的課時比例,在美術教學法、幼教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學生的專業素質能力增強,在工作中得到了好評,幼師專業的合理的學生評價模式的形成,不僅會起到推動學生素質發展的作用,更可以起到對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進步和鞏固。
四、總結
完善美術課評價方式就是要對于學生的幼教職業能力、幼教素質能力等各個要素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從評價的內容上來看,平衡了對于職業能力和關鍵能力的評價,對于個人的發展進行價值上的指導,在評價的目的上,就要更加職業性。對于評價方式更加靈活可操作。更能體現工作技能。而對于美術課創新來講還包括其余的部分,如評價的規劃、評價的設計、評價的實施、評價的管理和評價結果的評價等。 隨著美術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評價也需進行改革,學生評價作為教育評價的一部分也須得到不斷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良.談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創新[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
[2]楊建清.職業學校一體化課程學生評價模式及其試題開發技術[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