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剛
【摘 要】中學體育是學校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梢哉f,今天學校的體育工作直接影響著今后建設人才的素質。當前,體育工作越來越受到學校重視,如何把體育課程上好,滲透人文教育,發揮最大作用,是體育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中學體育 人文教育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66
中學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具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強調人的價值,這不僅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社會意識提高的表現。在中學體育中強調人文教育,就是關注學生的身心需求,一切以學生為中心。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體育精神的理解,有助于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中學體育中滲透人文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體育精神
體育精神不是靠空洞說教和單純地喊口號,要結合教學內容,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體育精神要始終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為核心,培養學生的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形成勇敢頑強、團結進取、活潑開朗的精神面貌。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感上的教育,真正感受到人文關懷。
培養人文精神,首先要讓學生對體育運動和體育精神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由于中學課程多,任務重,時間緊,許多學生認為要抓緊每分每秒學習文化課,而且體育課累、枯燥乏味,上體育課就是跑步,因此,大部分同學不喜歡上體育課,把體育課變成文化課,即使上課也是應付了事,提不起精神。要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就要激發他們的興趣。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認真組織體育活動,盡量迎合學生的興趣所在,每節體育課都要精心安排,比如組織一些趣味性競賽,加大體育設施投入,引入多種教學用具等,上好每一堂體育課。
傳統體育教學容易走進應試教育的誤區,片面追求動作的精準性、達標性,忽略了體育精神的真正內涵。此外,現代生活環境下的學生,普遍自我意識強,缺乏合作精神;嬌生慣養,缺乏吃苦精神。體育本來是一門活潑有趣的課程,不應該單調乏味,在中學體育中呼喚人文教育,就是要改變現狀,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培養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精神,這是人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文教育的內涵。
二、豐富體育項目和活動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規定,人文關懷下的體育運動應該是一種強調體育本質、文化價值、主觀意識、行為能力的教育過程?!稑藴省吠怀鰪娬{注重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使課程符合學生的興趣,并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教學中能以現代課堂理念規范自己,平時能認真加強體育新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水平。并且根據所制定的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及教學進度,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精心安排每一節體育課,讓每一節體育課都能上得精彩、有趣,讓學生在放松的同時,又能鍛煉身體,培養體育精神。
體育課的豐富性還要以體育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特色活動。根據興趣愛好,組建田徑隊、籃球隊、足球隊等,開展各種校際體育比賽。通過各類競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并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體育競技水平。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全面性。
中學體育旨在提高全體學生的體育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因此,開展的體育活動要有全面適應性,符合全體學生的需要。既使所有學生接受平等的教育,確保所有學生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又要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個性差異、進行適度的分層教學,即“因材施教”。這樣做有利于滿足所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激發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個體差異明顯,因此,教師要按照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自身條件,建立不同的標準,切記搞“一刀切”。在運動過程中,要注重人文性,不斷進行誘導,深入淺出,按照體育大綱的要求,有計劃地加深難度,并及時鼓勵,始終讓學生充滿信心和熱情。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愛上體育,充分表現對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
三、發現體育的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許多同學眼中的體育,僅僅是幾個肢體動作,不像文字、語言、音樂等富有美感。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在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就是要改變學生對體育的印象,引導學生發現體育中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體育教師是學生發現體育之美的引導者,并且,教師的教學活動本來就是學生學習的標桿。要想讓學生某項運動產生興趣,美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體育教師要注重自己在教學中的一舉一動和動作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靈,專業的動作,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美好的形象和良好的榜樣,學生也更容易受到好的影響。
體育中的美是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籃球賽中一個漂亮的灌籃,排球賽中一次精彩的扣球,還有足球賽中精彩的射門,以及舒展的體操動作,都能給人美的感受。作為教師,就要運用多種手段,如生動的解說和介紹,標準的動作示范,組織觀看比賽等,讓學生發現并能感受體育中的美。
德育也是體育中審美教育的組成部分。 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體者,載知識之體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見德育的重要地位。作為體育教師,除了注重學生的身體鍛煉,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向學生灌輸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除了突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三個方面以外,強調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旨在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總之,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實施目前還處于起始階段,但是中學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視。體育教學的創新改革需要我們省思,人文教育的益處顯而易見,因此,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作為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總結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把人文教育落到實處,并使之發揮重大作用。除了注重學生的身體健康,更注重良好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的精神和價值觀層面。這不僅是學校教育的要求,也是社會的需要,民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