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成+++黎黎+++代偉業
【摘 要】作者努力嘗試在三本院校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嵌入翻譯教學,并以一堂閱讀課的教學為例,用來檢驗該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對翻譯教學的有效促進作用。本文認為閱讀教學嵌入翻譯教學,其以任務活動為主要途徑的教學過程能夠使學生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探索,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這對于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培養出更為優秀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翻譯教學 教學改革
加強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是當前英語教學課改的要求之一。國家教育部于2001年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其中聽、讀為理解的技能,也是信息輸入的過程;說、寫是表達的技能,也是信息輸出的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做到以愛的教育為主體、美的教育為根本、師生平等,互信、教學氛圍民主和諧。
本文作為實證性的探索之一,在三本院校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教學,根據圍繞不同階段不同的學習任務嵌入寫作與翻譯教學,能有效幫助學生實際運用語言。三本院校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弱,具體表現在:詞匯量小,語法基礎薄弱,較難理清句子,尤其是長難句的句法結構; 閱讀水平不高,即使文中沒有生詞,也很難快速、準確把握文意; 聽力口語練習較少,很難適應全英文教學,自我表達能力欠佳。三本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多表現為:老師要求才做,老師不要求的很少去做; 與考試相關的做,與考試無關的很少去做。筆者認為,教學任務的設計可以為他們創造主動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根據Jane Willis提出的任務型教學的基本步驟,教師應在進行語言學習的技能訓練之前就把任務呈現出來,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任務驅動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閱讀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Women's Changing Roles”是歷時的社會話題,并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但是對于男女社會分工的話題,學生卻能了解。筆者以《新時代交互英語讀寫譯level 3》第五單元“The Gender-Role Revolution”為例,將本單元教學設計出以下幾個任務和實施步驟。
(1)任務前階段
首先由單元標題中生詞“Gender”,能引起學生對男女分工話題的興趣。接下來讓學生熟悉話題,提出(任務一):pick out 10 words or expressions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the text “Women's Changing Roles”. 筆者在進行這一環節時,將本單元單詞和短語的學習有機地加了進去,當學生回答問題不完全時,筆者就盡量用本單元出現的生詞和短語進行補充,把這些生詞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思考。Reading中出現的生詞patriarchal 直接定位到Reading中查看具體含義。實踐證明,將生詞和短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去學,學生記得牢,用得準,比單獨讓學生去讀單詞、背單詞的效果要好得多。由于學生在學習Reading后,已經有了相當的可理解語言的輸入,又掌握了與話題相關的詞匯。此時,再討論(任務二)Warm-up questions:
① Who do the most of house chores in your family?And who has the say in your family?
② Are Chinese women enjoy more freedom than women in other countries?
③ Do you think the society offers the same job opportunities to women as to men in China? Why?
就能夠用英語自由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比按部就班地先上Warming up效果要好多了。
(2)任務參與階段
這時,筆者提出了這樣的主題任務:What determines the roles of men and women in the family? 這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學習策略 “Reading skill: identifying causes and effects” 而產生的任務。課本也給出了一定練習形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對于社會分工的原因進行思考,這部分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同時每組出一位發言人。教師要確保每組同學都有平等機會發表看法。同時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其他組同學發言時集中注意力傾聽。在老師講解課文的詞匯、短語、結構和語法點時,對于學生的共性問題和材料中的難點部分,進行集體分析和解釋,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每段結構及topic sentence進行討論。教師將全篇的語言點設計一些可操作的練習(任務三),用剛剛學過的語言形式(dramatically, have the access to, be confined to, The attributive clause,及no longer)完成一個課文大意的翻譯,如下:
“在中國,女性的角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女性變得獨立了很多。她們有權接受教育,有權出去工作。女性的工作不止局限在這些領域中:當教師,護士,醫生,工程師和經理。在過去只有男性才可以從事的工作中她們甚至可以超越男性。”
經過學習,學生能夠使用所學詞匯將其譯為:
“In China, women's role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Women are becoming more independent. They have the right to receive an education and get a job. From working as nurses and teachers to working as doctors, engineers, and managers, women are no longer confined to work in the fields. They even surpass men in some jobs which used to be occupied by men.”endprint
在此過程,學生的詞匯、短語、結構學習得到練習、鞏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時,教師對全篇結構進行總結,將其中比較重要的句型進行歸納。為了增強學生知識的全面型,還要完成:根據閱讀材料關于女性在家庭和事業中面對的問題,要求學生寫一篇120詞的作文“Women's Changing Roles”(任務四)。從而進一步關注和培養學生對英語句子和篇章寫作的積極情感,完成從讀到寫、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
我們通過上述步驟完成所設計的教學任務,就能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任務在課堂環境中的可操作性是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教師為學生要提供可執行或操作任務的模式。任務的設計也必須符合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全面的和激勵性的評價,其評價的方式可以使用觀察法、測驗法等。同時,教師應當善于總結,能準確把握任務型學習活動在各個階段中教師和學生的不同角色位置。任務型教學途徑的課堂實際效果如何,與課前任務設計、課中任務完成、課后鞏固練習緊密相關。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本學院英語教學的根本在于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英語知識,讓“task”融進我們的英語課堂不失為一個可以多加實踐的好方法。當然,在外語教學中,我們應該提倡從多種教學方法中找共性,結合其他教學法的有效形式來實現完成教學活動。同時外語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將有助于外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 英語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Breen,M.P. 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task design.in C.N.Candlin and D.F.Murphy(eds.)[J].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Englewood Cliff, N. J.: Prentice Hall,1987.
[4]Estaire,S.and J.zanon. Planning Class work. A Task-based Approach [J].Oxford: Macmmillan Heinemann,1994.
[5]Little wood, W. The task- based approach: some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J].ELT Journal,2004,58(4):319-326.
[6]Long, M. Task, group, and task-group interaction [J]. University of Hawai's Working Papers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1989,8(2).
[7]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8]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