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真
摘 要:小學數學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是培養數學思維的啟蒙時期,因此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想要把小學數學這門課程開設得好,除了老師的上課水平、學生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通過調查研究顯示,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達不到培養學生在數學上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的效果,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來說并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對于小學數學作業的改革十分必要。主要對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的認識和實踐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改革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這一教學理念已經逐步地在大部分學校實施了。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當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要求,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沒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作業的布置,學生往往都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對待,只是應付地完成,再加上作業的量往往很大,小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這種模式與現在“減負”的要求大相徑庭。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包括課時作業和單元作業,這些作業里面包括了各種各樣的題型,量非常的大,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會嚴重打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其實本身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學科,尤其是小學數學,沒有必要用繁瑣的解題過程在小學時期就讓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因此,小學數學作業的改革迫在眉睫。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對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的認識和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提高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
我國現在仍舊是一個應試教育的模式,現在教學現狀也是過于傳統,還是重在對學生的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在運動、人際關系、自我認識等多種智能的培養上還是很欠缺的,這樣就會導致學生智能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
制,達不到平衡的效果。小學生時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學生還存在很強烈的童心,不能用大量的作業抹殺了他們的這種天性,要結合他們對認知的特點和心理的特點,通過一些輕松的模式讓學生既能掌握書本知識,又不打擊他們學習興趣的目的。
1.與其他課程相結合
新課程的要求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各門學科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性的學習,這是一種很好的觀點,各種學科之間本身就有著很強的關聯性,是息息相通的。在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的時候,可以以其他課程的內容進行題目的布置,讓學生學會在各門學科之間進行融會貫通,培養一種解決各種問題的綜合能力,比如,讓學生從其他的學科當中尋找數學的運用,這種方式會讓小學生很感興趣,也會達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2.與生活相結合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數學源于生活,許多杰出的數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這就說明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結合生活中的很多現象產生感悟,這種思維的訓練就應該從小學開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方面,老師在布置題目的時候,要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現象作為例子,讓學生在閱讀題目的時候就產生解決這個問題的興趣,
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產生興趣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小學數學作業的改革
1.小學數學作業的綜合化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小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是他們學習好數學的關鍵所在,如上文提到老師要在進行作業布置的時候盡量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只是一個方面,培養興趣的同時,也要布置一些能夠起到鞏固知識和綜合性、實用性比較強的題目,這樣的話,小學數學作業的內容就不會顯得單調、乏味,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也會得到不同方面的訓練和不同層次的提高,從而得到全面的發展。
2.小學數學作業形式的開放化
泰戈爾說過:“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規定好的河道里。”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傳統的那種學生通過大量的動筆完成的作業,已經明顯不能滿足新時代素質教育和全方位人才培養的要求了。所以,老師在進行作業布置的時候,不能僅限于傳統的書面形式,要在形式上進行開放化,這種開放化包括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完成的形式,包括通過學生的實踐動手完成的形式等等,在形式開放化的基礎上,還要布置有挑戰性的作業,老師要隨時掌握學生完成作業的動態,從而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對作業的完成逐步得到思維上的訓練并不斷提高,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也要達到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通過老師的精心布置,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能夠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還能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的方式也許不能讓每一個學生的數學成績都得到提高,但是起碼不會讓學生感到厭煩,而且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也肯定會有積極的作用。
3.對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改革
教學是一門藝術,作業評價同樣也是一門藝術。藝術的評價方式會產生激勵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強調的是素質教育,那么在評價小學生的數學作業完成情況上,也就不能簡單地通過分數的高低,單一地用“√”或“×”來進行評價,這樣不僅對精心布置的作業產生糟糕的后果,還會打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積極性,所以在對小學數學作業進行評價的時候,除了老師進行評價以外,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進行評價,或者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讓他們通過彼此的比較,及時的發現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行改進,有著很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現代這個社會,一定要注重小學數學作業的改革,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水平,讓學生擁有最好的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劉時范.對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的認識與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0(2):68-70.
[2]許麗娜.對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小學科學,2012(3):133.
[3]董閱.淺談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的嘗試[J].新課程:下旬,2011(7):22.
(作者單位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烏石浦小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