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芹
摘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是新課標提出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然而一直以來,教師看重的都是學生數學成績的高低、學生解題能力的強弱,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感,從而,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感;探究;游戲
數感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理解數和運用數的意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數與數之間建立起來的關系。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數感呢?如何才能充分發揮數學的價值呢?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數感的培養進行簡單的介紹。
首先,在數學探究中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不斷探究中逐漸形成數感。
例如,在學習有關“長方形的周長”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感,在授課的時候,我創設了以下探究情境:“新年將至,老師想送給每位家長一張明信片,但是,在超市里買的明信片老師總感覺不好看,所以,就想在每張卡片的邊上圍上一圈彩帶,這樣看起來比較美觀,請問,誰能幫助老師計算一下每張卡片需要多長的彩帶呢?”這樣的一個問題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輕松地掌握長方形周長的概念和應用,進而,使學生的數感在不斷探究中得到
培養。
其次,在游戲中培養小學生的數感。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好玩、好動,這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組織一定的游戲活動,要將課堂形象化,要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感受數學,進而,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感。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我選擇了“找朋友”的游戲,首先,給出學生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并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對我給出的三角形進行分類,如,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讓學生對所列出的三角形進行歸類,這樣的找朋友活動不僅可以保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長久興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生數感的培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數感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是需要教師花時間去組織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是需要學生在認真學習的過程中用心去感受數學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數感的培養,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劉書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J].學周刊,2011(25).
(作者單位 貴州省石阡縣坪地場鄉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