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學習興趣 音樂 童謠 故事 情境
【中圖分類號】G ?搖【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A-
0101-01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喚起其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了解和掌握英語教學的基本特點,更加要遵循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抓住認知特點,變換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一、讓學生在音樂中學習英語
音樂能夠讓人身心放松,唱歌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減輕學生的負擔,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比如學習4B Unit 1 A new student的C部分 Ask and answer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句型Who?蒺s that…?He?蒺s/she?蒺s…He?蒺s/she?蒺s a…筆者改變了教材的學習順序,先投影出示Sing a Song,Who?蒺s That Girl這兩首英文歌曲,學生很快學會了這兩首歌曲。這樣,學生一邊唱歌一邊對本單元所要學習的句型有了直觀而深刻的認識,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地掌握所要學習的英語知識。
二、讓學生在童謠中體驗英語
研究表明,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符合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能夠培養孩子的語感,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加孩子的詞匯積累。兒童積累的童謠越多,對詞語、句子以及語法的理解也就越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英語童謠是英語語系國家的兒童中流傳的簡單的詩歌,其形式簡單、節奏感強,能夠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適宜兒童誦讀。傳統的英語語音教學一般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從ABC單個音位開始,逐個拼讀和發音,而后進行語法以及朗讀等訓練。這樣的學習按部就班,雖說一步一個腳印,但是單調,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久而久之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師采用輕松活潑的童謠作為英語訓練材料,能使學生們在良好的環境中聯系發音,記憶單詞。這樣,既能夠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能夠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認識和掌握英語的語音體系,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單詞。例如,在學習4B Unit 2 At a party時,為了幫助學生明白“Who”的意思與Who?蒺s the…with…句式以及相關的用法,筆者不急于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單詞和對話,而是先和學生一起朗讀童謠My Brother,在朗讀的時候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誦讀(表演讀、齊讀、對話讀、教師引讀學生跟讀等)。學生讀得興高采烈,很快就掌握了相關知識點。當然,這些活動還可以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在校園、在家邊玩邊誦讀童謠,比如在玩拍手游戲、跳橡皮筋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邊玩邊誦讀童謠反復操練語音。
三、讓學生在故事中習得英語
動人的童話、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和奇妙的神話故事,這些英語作品如果能夠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力和審美能力,使他們從中體會到意境之美和文學的魅力。同時,這些文學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語言信息,引導學生看、聽故事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比如Adding Eyes to a Dragon,Lord Ye?蒺s Love of the Dragon,Snow White等寓言、童話故事,既激發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又能夠增強他們欣賞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給學生呈現閱讀材料時,教師要注意循序漸進,閱讀材料的難度要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適應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所喜歡和接受。除布置閱讀任務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晨讀和課前三分鐘讓學生用英語講故事,學生講述完畢后,還要就自己所講的故事內容,向全班同學提幾個自己精心設計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長此以往,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四、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英語
學生只有身處真實的語言環境或者模擬的語言情境當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體情境所傳遞的信息,才能觸景生情,自愿表達,樂于表達。電子白板、投影儀、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能夠為創設英語語言環境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和更加豐富的素材。在呈現新教材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聲音以及動畫等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或者模擬生活中的語境。比如,學習Buying fruit,教師可以放映一段在果園里購買葡萄和梨子的視頻。學生會饒有興趣地觀看,這時,教師順勢引導去過葡萄園摘葡萄的學生回憶當時和葡萄園主人的對話情景,然后問學生如何用英語和葡萄園主人進行對話。把真實的生活情境引入課堂能夠縮短課堂和生活的距離,滿足兒童的好奇心理,促使他們用英語進行思維和交流。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