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首金 趙成華
摘 要:一提起制作簡易體育器材,人們往往把它與土、陋、窮、破、差聯系在一起,認為這是在教育經費偏緊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的做法,是權宜之計,不會堅持多久,必然自生自滅。其實,這完全是一種偏見。本文從自制體育器材出發闡述了自制器材的作用,對于后續的自制器材介紹建立理論基礎。
關鍵詞:自制;體育器材;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1-0069-01
學校體育到底需要多少種體育器材,恐怕誰也說不清楚。學校體育教育正在不斷發展,體育器材不斷更新,新的項目不斷涌現,體育器材的種類和數量必然隨之增加,其種類和數量是無止境的。當前體育教學的優化是不論“土”和“洋”的,對于學校自制體育器材的改進、創新、發明部分意義更加遠大。因此,體育教師不僅要學會使用現有器材,還要學會設計、制作出新的、健身效果好、深受學生喜愛的、價廉物美的新一代體育器材,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體育工作者的使命。
一、有利于緩解器材不足
窮國辦大教育,學校的體育器材大多緊缺,困難擺在面前,怎么辦?等不是辦法,干才是出路。以我校為例,長期堅持自制體育器材,共自制體育器材106種,7016件,大大緩解了器材的壓力,有的器材還有富余,為學校體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充分利用自制體育器材開展活動。例如:板鞋競速、拋空竹、高蹺、鐵環、晃板、健身球、保齡球、板羽球等項目的活動,大大豐富了學校體育活動的內容,更好的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
二、有利于培養教師的整體素質
從教育內部講,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最為重要的承擔者。作為21世紀的合格教師,前提條件就是必須自覺樹立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確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生觀。并以此來規范自己的教育行為,最重要的是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教師在制作體育器材過程中,每設計一張草圖,每制作一個部件,每完成一件體育器材都要具有極大的耐力和韌性。所以制作體育器材的過程,也是訓練、考驗和提高教師各方面的素質最實在、最具體、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三、有利于弘揚民族體育
自制體育器材大多是民族體育器材,例如:板鞋、空竹、高蹺、鐵環、陀螺等民族體育活動的引入,自制體育器材活動的開展并投入到學校體育教育中,更能解決器材緊缺的困難,更能體驗民族體育項目,弘揚民族體育文化。
四、有利于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
兒童是玩的藝術家,生活接觸到的任何東西(物品)都可能是心愛的玩具。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對什么東西都感興趣,都想親自實踐一下。教師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出受學生喜愛的體育器材。例如,充分利用自制的高蹺、鐵環、陀螺、板鞋、板羽球等開展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
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腦和動手能力
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教師可以充分發動學生制作,例如,削陀螺、縫沙包、毽子等。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制作,留心選材,動腦構思,動手制作,在整個制作過程中既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意識,更能培養學生的動腦和動手能力。
六、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
制作體育器材要力求設計精妙,構造簡單,容易制作,方便教學,學生喜愛,參與制作的師生就必須開動腦筋培養創新思維。在自制體育器材的仿制、改進、創新甚至發明方面,更是包含著創新,因此,在制作過程中有利于培養師生的創新思維。
總之,通過自制體育器材中的仿制、改進、創新,展開雙向開發的翅膀,舉一反三地再創造出獨具一格、新穎別致、學生喜愛、適合學校體育教育需要的體育器材,這才是提倡自制體育器材的目的,更能體現自制體育器材的價值和作用。
本文作者2014年選題(自制體育器材種類)
1.坐位體前屈儀;2.跳繩類;3.投擲類;4.高蹺類;5.板鞋類;
6.鍵身球類;7.陀螺類;8.板羽球;9.保齡球;10.空竹類;11.踢踢球
作者簡介:
畢首金,云南省優秀教師、全國勞動模范。他教書28年從未離開農村,致力于自制體育器材方面的工作,就地取材,自制106種,7016件體育教具,被稱為“農村體育器材發明家”,多種器材獲得國家專利。2012年CCTV體壇風云人物年度評選中獲得“未名人士體育精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