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蓓
摘 要:蘇教版譯林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的課本里增加的Cartoon time版塊是拓展性趣味閱讀版塊。通過以小老鼠Bobby和小貓Sam等卡通人物為中心的趣味小故事,幫助學生復習本單元的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結合平時的教學實例探討了此版塊的基本教學模式。
關鍵詞:Cartoon time;故事;教學模式;英語閱讀
Cartoon time版塊是拓展閱讀部分,故事里的小老鼠和小貓機靈可愛,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它們談論的話題,甚至臉上的表情如一頭黑線、一大滴汗水、表示頭暈的圈圈等都緊跟時代潮流,貼近學生認知,常常在課堂上引得學生捧腹大笑。如果說每單元的課文部分是一頓大餐的話,那么Cartoon time版塊就是飯后甜點,不那么一板一眼卻又時刻牽動著人心。
下面介紹一下我總結的教學Cartoon time版塊的基本模式。
一、提問設疑、初步感知
1.利用圖片呈現故事的主要場景或元素,讓學生大膽預測故事大意,設下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如,在3A Unit1的故事里,我先出示最后一幅圖,是Sam和Bobby在友好的道別,而旁邊Bobby的兩個朋友卻非常害怕地逃走。在孩子的認知里,老鼠和貓是不可能友好共存的。這時,他們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呢?于是,我就順勢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為了刺激學生大膽地預測故事,不會用英語說的就鼓勵他們說單詞,甚至用中文表達。如此,學生打消了顧慮,積極性也高了。帶著自己的預測去看動畫,與自己的想法進行驗證,學生學得更認真了。
2.利用多媒體動畫,讓學生邊看邊聽一遍故事,或讓學生快速瀏覽故事,從整體上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一般來說,看一遍動畫基本就能知道故事的大意和幽默點。學生常常是帶著笑意來看的,有時候經常會忍不住跟著動畫里的人物一起說,甚至還會做出種種相應的表情和動作,非常投入。
3.根據故事內容,出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次有目的地看、聽故事兩遍,尋找答案
通常可以設置Who?What?Where?Why?之類的問題,也可以設置一些特殊的問題,如3B Unit 2的故事中設置問題看動畫
“Dont____my cake!Dont____my milk!”并根據動畫回答。
二、合作交流、理解答疑
在故事閱讀的推進過程中,老師可以多利用小組活動的形
式,根據故事內容解答問題,幫助理解。問題的設計形式可多樣化:問答、選擇、填空、填表、連線等。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反饋。老師在這個大致的過程中可以滲透一些閱讀的技巧,用一些不同的符號劃出解決問題的關鍵詞句。“■”表示連讀,如3 B Unit 3中“What is it?”的“is it”;4 B Unit 5中“Would you like an orange?”的“an orange”;4 A Unit 4中“Look at me,Sam!”的“Look at”;4 A Unit 6中“Can I help you?”的“Can I”連讀。還要注意一般疑問句的句末語音語調上揚,加點表示要重讀,加斜杠表示要停頓等等。
三、重點突破、模仿鞏固
在學生閱讀故事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有意讓學生附帶習得重點詞匯和句型,學生通過跟讀、模仿、看圖說話等形式練習鞏固,靈活運用。如3B Unit 5的故事講述Sam過生日,Bobby和幾個小伙伴給他慶祝。語篇中陌生句型比較多,如“What a nice cake!/Make a wish./I want.../Its time for the cake!”在處理“What a nice cake!”時,我先出示一些精美的蛋糕圖片讓學生欣賞,再讓他們說說自己內心的感受。“Its nice!How nice!How beautiful!”這些學過的贊美之詞頻頻從他們嘴里冒出來。這時,我再出示“What a nice cake!”順理成章地完成了此句的學習。接著,我作出饞的樣子說:“I want a cake.Do you want a cake?”學生紛紛回答“Yes!”如此,I want...句型也輕易地解決了。接下來,我出示Sam許愿的圖片,借助圖片讓學生理解Make a wish的意思。看看Sam許了什么愿:I want a robot.I want a toy car.I want...省略掉的部分讓學生用I want...句型補充,再次操練。最后,讓學生觀察圖6,Sam喋喋不休地許愿,從白天說到晚上,更有細心的學生指出蛋糕上的蠟燭都熄滅了,Bobby和小伙伴們都急著吃蛋糕。很快,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了Bobby焦急的心情,急切地讀出:“Sam!Its time for the cake!”經過如此分解重組,將難點化整為零最后再利用故事串聯起來,在想一想、說一說、讀一讀中感受故事的幽默之處。
四、發散創新、能力培養
1.故事表演
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利用頭飾、動作、表情、夸張的語言將故事內容再現。這個環節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而不是生搬硬套。表演的時候老師可以先給學生做一個示范,讓其在此基礎上自由發揮。3B Unit 4的故事中講Sam和Bobby捉迷藏,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在指導表演時,我將語文課上的閱讀教學方法融入其中,提醒學生演Sam數數時要用緩慢的語氣,尋找Bobby時要用疑惑的語氣,沒找到Bobby時用失望的語氣以及最后找到Bobby時用得意的語氣。同時,我放開自己,連表情加動作,給學生做好示范。這樣,學生表演的時候也不拘束了,表情動作特別到位,表演得很投入,有的學生還模仿Bobby躲到教室的柜子里去。而沒有輪到上臺表演的學生也在下面跟著這個節奏,嘴里忍不住念念有詞,手舞足蹈。
2.故事復述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大意。因為學生剛升入三年級,掌握的詞匯量還不夠,這一環節必須循序漸進,從易到難的原則。可以先說出幾個關鍵詞把故事串聯起來,再慢慢補充成簡短的句子,最后再整合成故事。
3.故事續寫
讓學生根據故事中的某個角色,發揮想象,續寫一段故事。如3B Unit 3的故事中Sam拿出老鼠形的蛋糕請Bobby吃被婉拒了,我請學生續寫,假如你是Bobby,你會請Sam吃什么呢?有的學生說請Sam吃貓形蛋糕,有的說吃熱狗、漢堡包等別的食物,還有的說喝飲料,各種答案均體現出了學生善良可愛的天性。再如4A Unit 1的故事里,Bobby想吃蛋糕,Sam說他有一個并拿出一張蛋糕圖片。課文里沒有出現Bobby的回答,我請學生補充,有的說“Oh,no!”有的說“Oh,my god!”還有的說“No,thanks/thank you.”可見,學生已經很好地掌握并能恰當地運用所學知識。
4.情感提升
根據故事內容,找出與學生日常生活的結合點,對學生進行德育、進行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感知中外文化的差異等。如3B Unit 2的中Boobby的弟弟來做客,卻在家里亂吃亂喝Bobby的東西,跑來跑去“搗蛋”。這里要教育學生在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不亂跑亂拿別人的東西。3A Unit 6的故事中Sam和Bobby去買雞蛋,但是營業員問要什么顏色的,就使得他倆很詫異。在學這個故事的時候,學生也有點莫名其妙。這時,就可以跟學生介紹西方復活節彩蛋的習俗。3B Unit 8的故事中Sam向Bobby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的照片。開始,Bobby不停地提問,后來他發現Sam的爺爺、爸爸和堂兄都叫John,習慣性地認為Sam也應該叫John。這個幽默點可以讓學生了解東西方取名字的習俗的差異。
Cartoontime板塊是基于學生掌握了單元主要句型后的拓展閱讀版塊,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的。這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教學經驗,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自然、真實、完整的環境中學習語言,掌握語言,真正做到用英語做事情。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