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姣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主要是以基礎知識的學習為主,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時期,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要以素質教育為基石,開展創新的教學活動。主要探討了素質教育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并且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標;素質教育
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還處于好奇多動的年級,往往自律性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有助于其今后的學習發展,新課標中也提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育工作中需要著重培養的。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耐心負責地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作出合理的分析,然后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有側重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例如,好動的學生可以讓他多練習文字的整理和學習,培養其沉穩的性格。好奇多問的學生就要引導他獨立地去尋找答案。靦腆內向的學生就要鼓勵他在課堂上面對所有學生閱讀課文或者回答問題。
二、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標提出一個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交流”,一個好的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不斷交流將知識逐漸傳達給每一個學生,并且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將知識融會貫通。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主導,小學語文課堂上只是死板的按部就班的教學,很少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學生往往都是在死記硬背一些枯燥的生字、詞句等,這對于學習經驗還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枯燥的,久而久之就會在心理排斥課堂,學習興趣不高。
三、重視小學生的好奇天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齡期的小學生還處于對世界不斷認知的階段,往往頭腦中會有千奇百怪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這是難能可貴的天賦,傳統的教育總是將這些具有創造力的天賦扼殺,而素質教育就是要將學生這種具有創造力的潛能開發出來,使之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發掘小學生的創造天賦,通過課堂上的激烈討論,讓學生的思想不斷碰撞,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不拘泥于課程標準的標準答案。只要是學生自己認真思考發揮想象提出的看法,作為教師就要給予支持和鼓勵。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為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夯實基礎,實現素質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不斷深入,相信學生都能在小學階段培養出優秀的語文學習素養,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收益。
參考文獻:
曲曉霞,李英華.淺議小學語文的創新教育[J].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2011.
(作者單位 四川省宜賓縣鳳儀鄉苗族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