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云
摘 要:教學效率決定著教學質量,親善的師生關系、巧妙的課堂導語、最佳的教學方法、趣味的課堂練習等都會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主動地掌握知識、鞏固知識。
關鍵詞:教學效率;減負提質;精心;設計
新的一輪課程改革給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講求實效提高效率,又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目標:如何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呢?下面談談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做法:
一、親善友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前蘇聯教育家捷爾仁斯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钡拇_,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小學生在學習中,難免出現一些行為方式和學習上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教師應以正確寬容的態度和方法去處理,絕不可以用批評、挖苦、諷刺的態度去對待,這樣不僅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甚至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教師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操縱學生,要使課堂成為一個充滿靈性、充滿情感的課堂,給學生創造一個樂學、會學的學習環境。
二、精心設計課堂導語,激發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币虾靡还澱n,首先要設計好課堂的導入部分。教師把導語設計得新奇別致,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常用的導入方法主要有這么幾種:提出問題,順勢導入;解題激趣,直接導入;出示謎語,間接導入;出示圖畫,直觀導入。以上幾種導入方法都能起到培養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好奇進入學習境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所以,精心設計課堂導語是“減負提質”的前提。
三、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要根據教材重點、難點、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滲透學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掌握知識要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活躍課堂氣氛的手段很多,如,新穎有趣的電教演示,電腦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師生動的語言,恰如其分的教學體態以及組織學生游戲、競賽、表演等都很受學生歡迎,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來需要長篇大論說教的重難點往往在一個小小的游戲中或在電腦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中就輕松愉快地解決了。如,教學第六冊的《荷花》的第二自然段,這是全文的重點段落,主要描寫荷花各種姿態的美。教師可制作多媒體課件,用電腦先顯示,“滿池挨挨擠擠的荷葉”畫面,同時配上音樂朗讀,把學生帶進觀看荷花、荷葉的情景中,再分別演示從荷葉中“冒”出來的各種姿態的荷花,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荷花的美,千姿百態。接著由學生分角色朗讀各種姿態的荷花,這樣教師無須多講解與分析,學生已經在生動的畫面中輕松、愉快地理解的課文的重點內容,領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課文第四自然段是教學的難點,主要寫作者被眼前荷花的美吸引住了,仿佛自己也變成了荷花的情景。教師可運用生動的語言,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把學生帶進欣賞荷花的意境中,然后提問學生:作者仿佛變成了荷花、小魚、青蛙跟他們說了些什么話?還有哪些小動物跟它說話呢?讓學生發揮想象后回答,學生就會紛紛發言,各抒己見。接著問:作者為什么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呢?因為學生已經被教師帶進欣賞荷花的意境中,深深體會到作者被眼前荷花的美陶醉了,所以對這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學效果相當好,不但解決難點,而且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所以,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是“減負提質”的關鍵。
四、精心安排聯系,鞏固學習內容
課堂上,教師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特點,幫助學生解決了需要而又難解決的問題之后,要空出一定的時間,安排好課堂練習,對課堂練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給予解決,這實際上就是減輕了學生課后的作業負擔。課堂練習要精心設計,形式要多樣化,同時還要富有趣味性,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實踐證明,在課堂上,精講巧練是“減負提質”的有效措施。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辦法也有很多,它表現在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完善創新,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滋有味,學有收獲。教法貴在創新,只要你在一節課中教學效果可嘉,教法得法;只要在教學中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就能提高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義成功鄉小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