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燁
摘 要:學習動機是取得學習效果的直接動力。從一些調查學習動機的測量報告中可以看出,帶有直接和準確的學習動機的英語學習者比那些無明顯動機的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要明顯。學習動機已成為眾多語言學習者和傳授語言的教師所關注的一個焦點。闡述了學習動機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挖掘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以及提出解決的途徑,旨在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語言學習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世界上差不多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英語,幾乎所有的英語學習者都試圖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英語學習事半功倍的好辦法。研究發現學習語言的動機與語言學習成就密切相關。
一、學習動機的概述以及其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學習動機就是推動、引導和維持人們進行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力量或內部機制。無論學什么,學習動機都是必不可少的。科學研究表明,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高的動機水平有利于取得高的學業成績,也能反過來增強動機水平的提高。而英語學習的成敗除了學習環境,自身的語言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水平之外,還涉及學生本身的情感因素。在學生的情感因素中,學習動機是決定英語學習成敗的關鍵。
二、引起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機的原因
1.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確
今當提到學英語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感到頭疼。因為學英語讓他們自然而然聯想到了考試,聯想到背誦海量枯燥詞匯。大多數學生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學習英語,感覺學習英語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甚至覺得學習英語就是因為受到家長老師的逼迫。長期持有這樣的學習態度必然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遭遇一點小挫折就會缺乏學習興趣,甚至放棄學習。
2.英語教學中的應試教育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本應該側重于、適用于日常的交際使用。但由于應試教育長期占據主導作用,越來越多的英語課堂成為英語的語法課堂,枯燥的語法課程讓學生對英語望而卻步。本該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變成了教師為主體。學生每天面對的是沉默壓抑的課堂,沒有交流的機會,缺少成功的體驗,就會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渙散等消極怠惰的精神狀態,英語課堂就會變得死氣沉沉、索然寡味,最終導致教與學都事倍功半。
三、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的途徑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
我們平常學那么多的英語目的是為了考試,為了多得幾分。而將英語作為母語國家的人每記住一個單詞,甚至只是記住單詞的讀音,卻是為了使用。目的不一樣就會導致學習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效果有所不同。語言是一種交際的工具。雖然它不是人類交際的唯一形式,但毫無疑問,它是最重要的一種形式。我們精心設計的整個社會結構都是通過語言來調節的。可見,人們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際,而不是為了顯示他們可以記住各種各樣的語法或語音規則。這正如FranccesGorbet所說:交際不能服從于語法。只有通過把語言作為交際工具來使用,學習者才會獲得更多的東西。因此,擯棄傳統的只重語法的教學方法,采取交際領先的教學原則,指導學生在課內外大量操練交際技能的明智之舉。同時,教師要相信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一定會逐步掌握語法內容。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激情
所有學習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與學習者的激情連在一起的。激情,就是一個人的生活的中心目標,是學習者最為關注的事情,是情感上使他受到鼓舞的東西。為了激發學生的激情,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導入一些“熱門的元素”,比如,音樂、電影等時尚的東西,還可以是目前的熱門話題、人物,游戲等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中,教師不應要求學生接受其權威,教師應更多地扮演顧問和伙伴的角色,要從居高臨下的強勢位置上走下來,走到與學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關系中來。幫助學生建立友好、互助的同學關系。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共同解決問題,在課堂里為教學活動創造一個愉快的空間。實踐證明,經常進行此類集體合作競賽活動,既鍛煉了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合作的精神,又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班級集體凝聚力。
3.改變學生的現狀
改變學生的現狀意味著讓他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語言學習,意味著幫助他們采取簡單的步驟,自己約束自己去進行有選擇的語言學習形式,進行有自我約束的、有選擇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實,學英文是為了英文,不應該為了標準化。學生不是產品,我們的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像電腦一樣把知識儲存下來,而是把學生的靈性、創造力跟學到的知識聯系起來。創造性是不能教育的,更不能計劃。老師的作用是給學生發揮創造性的環境跟榜樣。
4.積極的鼓勵
一些成年人中的文盲,終生都不會分析句子。相反,他們都可以自如而準確地表達自己。在起初階段,新事物在其腦海中幾乎是一片空白,隨后才有理性的分析。第二語言的學習也是如此,毫無疑問,在起始階段,用一種全新的語言與人交談,這對于我國中學生來說,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許許多多的語法錯誤會隨之而來。然而,這些錯誤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這時,教師應注意只要學生敢于用新學的語言進行交際,就要大力表揚,鼓勵他們的進步。對學生來講,表揚、鼓勵多于批評、指責,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是要注意,過分的夸獎會造成學生驕傲和忽視自己的缺點的傾向,從而引起消極的結果,而在責備時也要采用巧妙的方式,即表揚時指出進一步努力的方向,批評時又要肯定其進步的一面。
作為教師,我們可以直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如果我們和學生一起激發他們的動機,就能更好地將教學的中心引入英語課堂,讓更多的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
參考文獻:
[1]Ausubel.D.A.Educationalpsychology:ACognitiveView.New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68.
[2]Bandura.A.Socialfoundationsofthoughtandaction:Asocialcognitivetheory.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6.
[3]LiWeihang.外語學習焦慮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inBasicEducation,2002.
[4]PanHongying.論英語教學中怎樣建立和維護學生的安全感.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inBasicEducation,2002.
[5]WangHongda.談談教師的親和力:由學生逛街所想到的.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inBasicEducation,200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