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繼芳
摘 要: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日益成熟,多媒體技術已成為中學教學的主要輔助手段之一。人教版初中生物學八年級上冊涉及微生物學知識,該部分內容較為抽象、枯燥乏味,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探討了在中學生物微生物學教學環節中嘗試和應用多媒體技術,克服了傳統的中學生物微生物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可視性差和不直觀等缺點,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較好地拓展了教師的教學時空,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等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學生物;微生物學教學環節;教學效果
微生物學是生物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學教材中,有兩章內容是微生物學方面的。由于微生物“小、簡、低”的特點,學生對其認識和了解遠不如動物和植物,這使得微生物學的教學變得抽象和難以理解。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中學生物的微生物學教學環節的教學效果簡單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進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技術與中學生物微生物學教學
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新的教學資源,集文本、圖形、動畫、視頻圖象和聲音等多種媒體為一體,具有信息容量大和表現靈活的優勢,能夠為學生帶來一種全新的認知方式,也產生了一種新的以學為中心的教學互動設計。這種教學設計的目的在于促使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框架,進而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中學生物的微生物學章節,教材理論內容不多,但是需要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拓展的內容較多。因此,就該章節教學內容的微觀性、抽象性和闡述性等特點,若以傳統的教授教學模式授課,在有限的課時內勢必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八年級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還處于有待教學環節激發的興趣階段,自主學習能力差。因此,我認為,將多媒體技術滲透到中學生物的微生物學教學環節實為必要。
二、多媒體技術在中學生物微生物學環節的教學優勢
1.多媒體教學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大腸桿菌(E.coli)、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菌體形態及其繁殖方式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實時有效地展示在大屏幕上,基于此形象、直觀、生動的信息在傳遞平臺上,微生物的“容貌”才能清晰地為學生認識和了解。尤其是在細菌的分裂生殖和酵母的出芽生殖比較上,筆者以多媒體教學中的Flash動畫形式展示給學生后,不僅使學生在理論上清楚地區別了細菌和酵母的主要生殖方式的差異,而且也激發了學生在課余了解和實踐酸奶、葡萄酒和饅頭的制作。這與傳統的板書教學相比,顯然是事半功倍,因為多媒體教學使一些在傳統教學手段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能形象、生動、直觀地處理,從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人教版生物教材,在以往教學內容不變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素質拓展。在有限的課時和學時控制下,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如何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成為日益凸顯的教學問題和矛盾。因此,在有限的課時內借助多媒體教學來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和增強教學效果,將成為在有限課時中合理分配教學內容的重要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具有承載信息量大、圖文并茂、聲形兼有的特點,在吸引學生眼球的同時,有形或無形地向學生傳遞大量的信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
3.減輕教師教學負擔
在菌體細胞結構講解的過程中,多媒體展示遠比板書在色澤、線條和形象化上具有優勢。因此,如果能夠科學合理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中學生物微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對教材知識將在基于網絡的基礎上緊跟學科前沿和做到與時俱進,使課堂知識具有時代感,省時省力且備課效率高,解決了傳統教育無法表達抽象的微生物知識的難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技術在中學生物微生物教學環節應用中的問題
1.多媒體生物教學的使用存在盲目性
多媒體教學技術進入中學生物教學平臺后,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不完善,有時會把多媒體課件的量作為一個重要指標。因此,部分教師在備課和授課的過程中,會“一刀切”地花精力和時間去制作復雜的課件,用純粹的多媒體教學完全替代了傳統教學,導致教師沒有充分的時間去深入研究教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法等,教學效果勢必適得其反。例如,在微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實踐教學應該是比多媒體教學更能為學生所掌握的教學途徑和手段。因此,在選擇多媒體教學時,應和傳統教學相結合,根據教材內容,合理設計課程,讓多媒體成為教師的好助手,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益處。
2.忽視生物多媒體課件的適用性
中學生物的多媒體課件,重在形象生動,但是杜絕課件太過花哨。有些教師認為五顏六色的畫面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但也可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思考題的積極性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往往是學生在上課時感覺都聽懂了,可是下課后能想起來的東西卻沒有多少。因此,我認為中學生物教師在潛心鉆研教材和教學方法后,要對課堂使用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論證。特別要注重課后鞏固的練習方面,可以通過練習來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3.過分依賴生物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教學技術僅是起教學輔助功能,最主要的還是教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重視師生的情感交流。在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是互為互補的關系,只有將多媒體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解決中學生物微生物學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和方法
1.科學分析中學生物教材,以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多媒體的表現力并非是萬能的,并不是任何教學環節、教學內容都能用多媒體來實現的。基于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中學生物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地選擇和制作適合自己授課課件。嚴格杜絕“拿來主義”和面對課件“照本宣科,充分認識課件對自己的教學藝術和學生學情的適合度和可行性分析。
2.精心設計和制作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效果
中學生物微生物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是在潛心鉆研教材后將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和熱點等問題以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多種方式合理地呈現出來的,要求做到條理清楚,深入淺出,易于學生理解。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力圍繞教學目標,本著教學的情感互動,達到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目標。
總之,多媒體輔助中學生物教學的微生物學教學環節是目前教學手段的主要渠道之一。如要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更全面地發揮作用是我們生物學教師長期思考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楊樹根.微生物學教學改革的探索.綏化師專學報,2002(12):103-104.
[2]楊飛,王怡,宋成敏.合理利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中國冶金教育,2006(6):39-41.
[3]周立夏.使用多媒體授課優化課堂教學探討.現代教育技術雜志,2004(1):40-41.
[4]莢榮,王怡平.微生物學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微生物學雜志,2002(2):40-4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