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基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逐漸普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不僅是語文課程、思想道德課程等學科的教育,還要在各個學科教育中進行滲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學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059-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真心關愛學生,和學生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進行動手操作,創設德育教育環境,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同時,加強和實際的聯系,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輕松、自在的學習數學知識,在促進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同時,實現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關愛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充滿熱情,要展現一種積極的態度,進而對學生產生一種感染與影響,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適當組織教學活動,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通過教學環節的合理安排,利用情真意切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情感,進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就是說,老師一定要注意學習氛圍的營造,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一直保持積極的情感。在這樣的情感狀態下,學生可以對老師產生更多的信任與期望,并且將這種情感轉移到知識的學習,進而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
作為數學老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正處在發展階段,還不是非常完善,并且要求學生完美是不現實。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將學生看成是一個發展的人對待,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寬待每一位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糾正錯誤,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教學中,通過老師的努力,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進而形成純真善良的性格,培養無私正直的道德情操。并且在學生眼中,老師的每一次點頭、每一個微笑、每一次掌聲均是對他們的鼓勵與嘉獎。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的:“生命既是一種強大有力、不可戰勝的財富,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無助、極易損傷的珍寶,會出現此種情況,只需一句冷酷無情的話語,一個漠不關心的眼神,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線。”
二、動手操作,創設良好的育人課堂
動手操作是學生認識數學知識的一種途徑,也是培養與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積極性與興趣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學生認知規律與好動、愛玩的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者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為學生提供一個觀察與動手操作的機會。通過數一數、畫一畫、拆一拆、擺一擺、量一量等實踐活動,將一些抽象知識轉變為具體知識,豐富學生感性認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逐漸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實現學生數學知識的內化。隨著課堂教學輔助工具的不斷增加,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了很多的教學工具,不僅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還可以為老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在學生動手操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親身體會,讓教學工具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幫手。
比如,在學習“乘法口訣”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邊背乘法口訣邊擺小棒,如背誦六的口訣時,讓學生先擺六根小棒,背誦一六的時候,再擺六根小棒,背誦二六的時候,再擺六根小棒,以此類推,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乘法的含義,學習相關知識。并且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親身操作,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成績。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學工具,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德育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的發展。
三、聯系實際,創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數學知識主要來自于生活實際,一定要加強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聯系,讓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可以真切感受到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與重要性,進而展開自主學習。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一定要加強德育教育和數學知識的結合,采取高效、靈活的教學方法,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在開展結合教學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有針對性有計劃的開展一些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德育素材的作用,實現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高。
比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內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為“學生去商店中買東西”的情境,主要就是將教學課堂設置為商店,之后老師和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售貨員與顧客。在此情境中,售貨員拿出各種人民幣,讓學生進行分類,之后讓學生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進行識別。通過恰當教學情境的設置,可以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教學環節中逐漸增加一些德育教育內容,實現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高。在實際教學中,老師一定要以學科特點為基礎,結合德育教育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實現德育之花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綻放。
參考文獻:
[1] 張娜.德育化無形 心靈潤無聲—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
[2] 王莉群.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5).
[3] 李國梅.論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10).
[4] 彭忠秀.淺談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半月),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