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霞
摘 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的途徑。一節課后教師如能對教學效果進行全面深入的總結和反思,有利于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從而讓教者及時調控教學行為,總結教學規律,使自己的教學更科學性規范。本文立足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從相關的教學實踐出發,闡述了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可以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反思;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125-01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就教師的成長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這條公式說明了一個成功的教師應該是個善于總結經驗和反思實踐的人。新英語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對傳統的英語教學產生了很大的沖擊,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改,我們高中英語教師不能做一個只會“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地教學,才能順應新課改的要求。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英語教學反思及其重要性。
一、反思教學過程,創新借鑒
新英語課程標準,把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放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因此我們應把教學看作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很多教師有時會突發奇想,迸發靈感,使得教學效果出奇的好,這些瞬間的靈感往往是在特定狀態下產生的,并非備課時預設的,它具有稍縱即逝的特點。但對我們來說卻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后,要及時反思并記錄下來,以便以后上課進行創新借鑒。例如,詞匯教學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難點,在教單詞時,往往發現學生單詞記不住,一個單詞記十多遍,好不容易記住了,第二天又忘記了,學生漸漸對英語失去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與學生交流時,發現學生對流行歌曲非常著迷,于是上課的時候我就嘗試用歌詞作例句,來激發學生記單詞。如教單詞ugly時,我舉了一句歌詞的例句:I am ugly but I am gentle。(我很丑,但我很溫柔)學生很快記住了ugly和gentle兩個單詞。再如,在教whatever時,我唱了一句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無論你去哪,無論你在做什么,我都在這兒等你。)學生也很快掌握了whatever的用法,收到了“唱的比說的好聽”的效果。此后我對這一教學過程進行了反思,創造了“我愛記單詞”的教學環節,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記單詞的效率。
二、反思教學疏漏,查漏補缺
古人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新的英語課程改革,對老師的教學能力有了較高的要求,老師要從傳統的教學思維走出來,是件困難的事情。因此,即便是一堂精心準備的公開課,也難免有如教材內容處理不當、教學方法選用不當等疏漏、失誤之處 “病因”和“病例”,同時對癥下藥地積極摸索,尋找療法,就會收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如,教“Robots- Our Servants in the future?”時,筆者感覺自己教得挺賣力,而學生卻情緒低落,幾乎沒有互動的可能。課后,筆者靜下心來,認真反思,認為這節課之所以失敗,就是沒有把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化。在備課組的認真反思下,大膽地對教材作了如下處理:首先把教材中post-reading中的問題 Why does the title have a question mark? 提前讓學生討論,激發他們閱讀的欲望。然后讓學生分成兩組討論Will there be a war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robots。經過第二堂課的實踐,反思讓筆者的課堂“活”了。通過討論和辯論,學生不但鍛煉了表達能力和口語能力,而且增強了環保意識,加強了學生主人翁意識。教學內容的反思令課堂再現了生機,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地體現。
四、反思學生困惑,激發興趣
新的課程改革不僅對老師是挑戰,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因此,教師要通過反思學生的困惑,來了解學生通過該節課的學習,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以便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以學生為本,因人施教,適時調整教學目標,設法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例如,在高考復習專題:定語從句時,我按照教師講解概念、用法,學生做題鞏固,教師總結規律的模式,整堂課看似進行得很順利,但通過測試發現,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我課后認真進行反思,總結出虛擬語氣是高中教學語法中的一個難點,老師自己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卻聽得一頭霧水。所以,整節課教都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只關注了語法知識的講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是消極地配合老師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反思我覺得,在這堂課堂里教師應是配角,學生才應該是主角,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我覺得教學步驟應改為教師創設語言情景,引出虛擬語氣,引導學生用虛擬語氣進行造句,我重新抽時間,按照反思后的教學思路,把定語從句的知識重新講了一遍,果然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的傳統教學經驗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只有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經驗及其局限性并經過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才能形成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和個人化教育哲學。因此,讓我們每一個教師都來做個有心人,培養教學反思意識,勤于觀察,樂于記錄,以記促思,敏于反思,以思促教。
參考文獻:
[1] 李曉棣.英語教師應強化“教學反思”[J];教學與管理,2001.(20)
[2] 平愛紅.教學反思的學理探討[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4 (12)
[3] 單丹.初中英語教學之體會[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
[4] 蘇維強.教學反思促我成長[J].人民教育,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