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珍
摘 要 合作學習是一現代的,具有探究特質的教學方式,將其有效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中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鑒于此,文章從學習內容、學習時機、小組構建、學習習慣等多個方面來就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實施作出探討分析,意在為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現實開展提供借鑒與支持。
關鍵詞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實施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著豐富內涵的教學組織形式,其對于學生參與主動性的調動十分有利。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能夠構建包容、開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彼此間相互激勵、彼此促進,從而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該形式下對于學生合作精神、學習興趣的培養亦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初中數學中有效實施合作學習就顯得十分必要,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進一步優化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恰當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的選擇是合作學習有效實施的前提和關鍵。在課前,教師應當以教學條件、學生實際情況等為依據,來進行有價值內容的選擇,對合作學習中的“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合作學習內容可以是具有矛盾性、發散性、探究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重點、難點知識下所提出的相關問題。而教師則恰恰要在諸多內容下,選擇具有趣味性、開放性、思考性的問題,從而依靠集體智慧來解決問題。此外,一些涉及面廣、答案多樣的學習內容也適宜應用于合作學習當中,這樣的學習內容能夠使學生作出冷靜思考與理智分析。
二、適當的學習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境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一般來說,較簡單的學習內容,只需要個人獨立學習或開展全班教學,而較復雜、綜合的學習內容,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帶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讓學生領近 “最近發展區”。合作學習的“問題”,可以是教師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設計的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質疑問難中主動提出的問題,但一節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次數和時間,防止隨意性與形式化。
三、合理小組的構建
在合作小組的構建中,做到合理的結構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應做到合理的人數,通??刂圃谒牡搅鶄€人一組。人數太多影響彼此的交流與才能展示,太少的人數也會影響學生間的互助與交流;其次,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習能力、知識基礎、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性,來進行針對性的分組,確保每一個小組當中均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最后,確保動態的小組成員,可以是男生、女生的流動或互換,可以是某些角色的輪換或呼喚,也可以結合主體需要來進行自由的成員組合。
四、學生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
合作學習的實施,應培養學生如下合作學習習慣:第一,獨立思考。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耐心扶助,注意解題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導,與學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創設便于學生思考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動腦欲望,逐步形成動腦、動口的習慣,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說;第二,分工合作。在小組內要建立民主協商的氛圍,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合作意識的培養應該從合作氛圍的營造開始。例如在教學《立體圖形的展開圖》時,每個小組要準備12個一樣大小的三邊都相等的三角形,用透明膠粘成教材圖例的三種形狀。這個活動就使得他們必須互相合作才能完成,為合作意識的培養提供了適宜的環境;第三,正確交流。在聽課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當一個學生發言時,其他學生并沒有認真聽,而是一味的舉手,不住地喊“老師,我來、我來”。有的學生干脆一幅“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模樣”。這樣就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培養學生的交流習慣顯得尤為重要;第四,實踐操作。如教學《生活中的軸對稱》時,讓學生把一張紙對折,然后從折疊處剪出一個圖形,想一想展開后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接下來讓學生觀察圖形并探究它的特征,師生共同得到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并且動手驗證練習中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通過一邊動手折疊,一邊動腦思考來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把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學習新知識。第五,提前預習。因為合作學習中學生經常要通過動手操作、拼圖、測量、調查等活動來體驗數學,所以在課堂上需要許多的學習用具如剪刀、硬紙板、硬幣、色子等。學生必須提前預習做好準備才可以順利進行學習活動,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五、合作學習寬松環境的營造
首先,應營造一個寬松、民主、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事先和組長溝通,讓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先說,然后再有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同時,教師還應站在全體學生角度考慮問題,多為那些平時學習存在困難、不善言語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當中發言的空間與時間;其次,充裕的學習時間。操作、討論、探究、交流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要求教師應努力提供充足的時間,來供學生發揮智慧,對問題進行辯論、更正及補充。且在合作學習前,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這樣,學生帶著困惑進行合作學習,其效果更好;最后,強化合作交流過程中的巡視,教育學生在討論時互相尊重,仔細傾聽同學的發言,認真思考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見,善于吸取其正確的部分,補充修正自己的認識。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合作。
結語
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當中,借鑒上述內容,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加以實施,從而使合作學習模式發揮其應有效用,促進數學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同事,在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中,教師應不斷反思,注重經驗的積累,從而實現自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袁春燕.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探討[J].初中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9).
[2]黃新.初中數學課堂有效合作學習初探[J].研修資源.2012(5).
[3]梅文波.淺談初中數學合作學習[J].新華教育研究.2009(2).
[4]王磊凱.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0(4).
[5]謝勤.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