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萍 劉麗霞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業的發展,文化旅游的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邊陲,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隨著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文化旅游產業得到較快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也得到極大提升。加快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政府應制定相關保護政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增加資金投入,完善資金投入體系的建設;突出特色,開發精品旅游線路;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良好旅游形象。
[關鍵詞]黑龍江?。晃幕糜萎a業;SWOT分析;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592.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業的發展,文化旅游已逐漸成為21世紀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SWOT分析的基礎上,對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全面分析,以期促進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一、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黑龍江省作為邊疆省份,歷史久遠,資源豐富,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相互拉動,文化旅游產業得到較快發展。
(_一)文化旅游資源豐富
黑龍江省地理位置獨特,四季分明,消夏避暑及冰雪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是發展旅游產業的天然寶地。由于獨特的地域和氣候因素,森林草原、江河湖泊、濕地等具有濃郁北疆特色的自然生態文化資源,為黑龍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獨特資源。如大小興安嶺原始森林生態旅游,五大連池火山地勢景觀觀光旅游,齊齊哈爾扎龍濕地生態旅游,漠河極地風光生態旅游,鏡泊湖、興凱湖水域景觀觀光旅游,杜蒙草原生態旅游等,都是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的重要資源。
黑龍江省是多民族雜居的邊疆省份,共有53個少數民族,其中世居民族包括滿、朝鮮、回、達斡爾等10個少數民族,其人口占全省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9%。各民族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如飲食、服飾、語言、宗教信仰、歲時節慶以及藝術等民族文化,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為發展民俗風情文化旅游提供了的較為豐富的資源。
黑龍江省軍墾文化反映了屯墾戍邊的艱苦歷史,體現了獨特的北大荒精神。黑龍江省許多城市都有反映軍墾歷程的紀念碑、雕像和博物館,以軍墾年代和北大荒開發艱苦生活和偉大精神為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歌曲,研究著作和影視作品,多次獲得各級各類獎項?,F代化特色大農業、機械化大農場等,也成為反映墾區新風貌的北大荒文化旅游品牌。
(二)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2012年黑龍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書面印發了省政府對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黑龍江省旅游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2012年,黑龍江省繼續全面推進"351"旅游工程項目建設,即在全省重點抓好30個省級重點旅游項目、50個市級旅游重點項目、100個縣級旅游重點項目。全省旅游投資項目總數185個,總投資1061.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23.1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79.6億元。
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招商引資。印制《黑龍江省旅游招商項目冊》和《黑龍江省重點旅游名鎮招商項目冊》,從各地200多項招商項目中認真篩選,確定82個投資總額500萬美元以上,拉動力大、輻射性廣、效益好的項目作為重點推介;與重點旅游名鎮共同確定了30個名鎮重點招商項目。在“黑龍江(香港、廣東、浙江)產業推介招商活動”中簽訂旅游合作項目13項,簽約額60.4億元人民幣。在23屆哈洽會上,旅游項目招商引資138.71億元,其中合同金額103.71億元,協議金額35億元。2012年黑龍江省旅游招商引資項目69個,招商引資金額共249.27億元,同比增長128.35%。
(三1文化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人民對文化旅游認識的深化,文化旅游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據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調查顯示,2012年黑龍江省旅游產業主要指標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2012年黑龍江省旅游接待總人數2.54億人次、同比增長24.16%,旅游業總收入1300.3億元、增長19.13%。其中,國內旅游2.52億人次、增長24.4%,國內旅游收入1247.52億元、增長20.9%,入境旅游207.62萬人次、增長0.53%,旅游外匯收入8.35億美元、下降8.95%。
1.旅行社和星級飯店數量不斷增長。據統計,截止2013年5月份,全省經營出境旅游旅行社61家,經營邊境旅游旅行社46家,經營國內、入境游接待旅行社有583家,比2011年增長3.97%。全省大中型城市共有星級飯店254家,同比增長6.72%。
2.博物館數量、從業人數不斷增加。201 1年全省博物館有103個,從業人數為1636人,分別比上年增加35.5%和31.4%;參觀人次為1217萬人次,增加值為1121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69.9%和42.1%。
3.評分提高,口碑好。2012年,國內旅游者對黑龍江省旅游相關設施綜合評分為3.91分(5分制,下同),較2011年增長了0.07分,較2010年增長了0.1分;國內旅游者對黑龍江省旅游相關服務綜合評分為3.99分,較2011年增長了0.06分,較2010年增長了0.11分;國內旅游者對黑龍江省旅行社評分為3.91分,較2011年有了明顯提升,提高了0.08分。國內旅游者對黑龍江省旅游相關設施各方面評價全面提高。
(四)文化旅游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黑龍江省文化旅游企業借著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強調要重點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東風,積極創新、不斷開拓了數條文化旅游精粹項目。
世界最高水平的冰雪旅游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全新推出世界首創的大型戶外冰雪實景演出——林海雪原、中國最頂級的“酷·哈爾濱”大型冰上雜技秀和濃郁地道的歐洲風情歌舞演出,與迪士尼合作開設卡通冰雪動漫王國,增加冰雪動漫大巡游、萬人熱力勁舞等新項目。
太陽島雪博游覽會運用立體三維創新形式雕塑俄羅斯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推出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大型雪雕《雪舞風情》、宛如童話世界的都市雪鄉。
二、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所謂SWOT分析,就是對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挑戰(Threat)進行綜合分析,這種分析法是對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進行的總結,對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優勢
1.特殊的地域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邊陲,緯度較高,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長,雪質較好,具備開展冰雪文化旅游的優越條件;夏季氣候涼爽,浩瀚的原始森林和眾多的江河湖泊等濕地資源,為開展以休閑度假旅游為主的避暑旅游提供了地域優勢。
2.邊境優勢: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達3000多公里,有25個邊境口岸,有著發展邊境旅游的地緣優勢。“俄羅斯旅游年”的舉辦為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3.墾荒歷史優勢:黑龍江省的墾荒是我國近代以來最大規模的開拓史,不僅包括北大荒的開拓、闖關東,還有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設開發,磨礪了黑龍江人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精神,由此帶來的石油工業文化旅游和軍墾文化旅游資源更是成為我省特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優勢。
(二)劣勢
1.位置較偏僻:黑龍江省距離國內經濟發達地區較遠,交通路途花費時間和金錢較多,由南方而來的游客會很大程度上被途中的大連、沈陽、長春等旅游區域攔截;與黑龍江毗鄰的吉林和內蒙古均不屬于經濟條件發達省份,因此,客源市場受到很大限制。
2.交通條件落后:黑龍江省省內各景區景點之間的交通欠發達是制約旅游業的一大因素。
3.宣傳力度有待加大:長期以來,人們對于黑龍江省的特色旅游只知道冬季冰雪旅游,對于春夏秋三季的旅游產品卻知之甚少。黑龍江省缺乏對冰雪以外的旅游資源的宣傳,尤其是能夠綜合體現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游的有招徠力度的宣傳口號。
(三)機遇
1.政策支持: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黑龍江省政府提出“文化強省”政策,制定并貫徹實施《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黑龍江省鄉村旅游專項規劃》和《黑龍江省界江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為發展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游產業提供了政策保障。
2.以學習、研究考察為動機的旅游類型增多: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和成熟,簡單的觀光旅游已經不能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需求,文化旅游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顯。
3.政府投資打造旅游名鎮:政府用于名鎮建設的旅游發展金逐年增多,按照“今天是精品,明天是遺產,后天是文物”的原則,突出抓好名鎮旅游停車場、旅客服務中心、旅游標識等旅游公共設施建設,助推旅游名鎮建設步伐。
4.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招商引資:黑龍江省政府于2011年和2012年連續兩年印制《黑龍江省旅游招商項目冊》和《黑龍江省重點旅游名鎮招商項目冊》,加大文化旅游項目的建設及招商引資活動。
(四)挑戰
1.鄰近區域資源相似度高: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遼寧省、吉林省以及蒙古雖然緯度略低于黑龍江省,但是三省的資源相似度很高,即使是黑龍江省主打的特色冰雪旅游也都已各自開發出自己的產品,新鮮度大大降低。
2.旅游資源保護困難:黑龍江省旅游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是如果開發過程不重視合理規劃和保護,將造成資源的浪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三、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分析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的優劣勢及其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提出了發展黑龍江省文化旅游產業的對策建議。
(--)制定相關保護政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制定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政策,是進一步突顯文化旅游資源價值的必要措施,是保護文化旅游資源的重要保障。文化旅游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發展要在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構建完整的文化旅游框架。
(二)增加資金投入,完善文化旅游產業資金投入體系的建設
文化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吃、住、行、游、購、娛”以及服務、通訊設施、互聯網、醫療衛生安全等多方面,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文化旅游產業,形成以政府資金主導、社會資本參與的多種主體投資體系。
(三)突出特色,開發精品旅游線路
文化旅游只有以特色為招牌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因此,要從特色文化旅游方面做文章,開發精品旅游線路。做好以哈爾濱為中心,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大小興安嶺等多地區為輻射的黑龍江省旅游特色精品旅游線路。
(四)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良好旅游形象
要強化政府在旅游形象設計和傳播中的主導地位,設立旅游形象建設領導小組,多層次、全方位、跨視角的開展宣傳活動,塑造美麗龍江形象。如請名人做形象大使,來增強宣傳效應;在電視臺、電臺、報紙、雜志等媒體上也要投放廣告,擴大知名度;借鑒各地旅游發展先進經驗,加大尋求合作等等。
[參考文獻]
[1]譚啟鴻,張曉楠.西安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道斯矩陣分析[J].旅游經濟,2011(12)
[2]孫靜,焦颯.晉中市文化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12)
[3]宋振春,李秋.文化旅游產業與城市發展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
[4]張海燕.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4)
[責任編輯:劉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