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工作者努力從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束縛中走出來,在教學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新課標所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也就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關鍵詞:高中數學;策略;高效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數學上有所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關注學生當前發展,還要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學生是否有進步或是否有發展是衡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標準。針對以上影響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問題,筆者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多年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意見僅供參考。
一、營造良好的氛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要建立自由的學習互動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相互學習。教師應該以最平等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學生,只有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近了,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共同學習,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和學生一起明確數學的本質,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脈絡,思路清晰了,學得就高效輕松了。
二、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
在高中數學實踐活動過程中,要強化學生的合作實踐,不斷增強學生交流互動的能力。通過數學課堂中的問題梯度設置既能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加強師生的互動和探討,這對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合作,把枯燥的數學問題逐步轉化為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學實踐活動,這樣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不斷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實踐活動強調學生參與活動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實踐和思考對理解數學知識至關重要。強調學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發現,不斷交流碰撞,不斷思考融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實現理論學習和實際能力的共同發展。
總之,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這關系到社會對培養人才的要求。教育改革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以積極的心態投入進去,要正面看待課堂教學,正確認識教學理念,身體力行,努力做一個優秀的教師,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朱建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備課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教師,2009(7).
(作者單位 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