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蘭
摘 要: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既要求全面貫徹和落實新課標要求,又要立足實際,不斷地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時這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基于青少年自身特點,因勢利導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的精力比較充沛、好奇心強,而且接受新事物比較快,強烈的趨新心理作用使得部分學生不能細致地觀察圖形,而且語言層面的概括也不夠全面、具體。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其進行適當點撥,結合學生好動、表現欲強以及注意力易分散等特點,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地讓學生自主學習,采
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好一切時機,利用學生追求時尚、追新之特點,弘揚和宣傳勇于創新、勇于探索之精神,積極引導他們改變傳統的狹隘自閉觀念,對初中數學乃至其他學科,都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從精神方面為青少年打基礎,通過因勢利導的方式,使他們從心理上接受數學知識。
二、立足教材本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葉圣陶說:“教材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只有善于應用,才能使學生受益。”基于此,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對校本教材進行優化整合,從實際出發,不斷挖掘教材深層次的內容,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打消學生對數學的“戒備”“恐懼”,才能真正地去接受數學、喜歡數學。實踐中,應當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加工、整合、補充以及優化重組,創造性地利用現有教材資源,最大限度地使教學內容、方式體現生活氣息,這對于構建高效課堂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利用生活化的素材,創設高效課堂教學情境,從而使這些教學素材能夠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比如,在拋物線基礎知識教學中,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導入,以彩虹、洞孔以及拱橋等相似形狀,讓學生感到對拋物線并不陌生,就在我們身邊。通過這一途徑和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引導學生畫出優美的拋物線,并對拋物線的基本性質有所了解;通過生活化的原型,可以使學生有效感知數學內容,激起他們的興趣,這是高效課堂構建的基本要求。
三、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在當前新課標背景下,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模式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入新的教學手段。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的應用,其自身優勢可以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營造一個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使原本比較抽象、復雜和空洞的教學內容變得簡單化、具體化,比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直線與圓位置關系內容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圓心、半徑以及直線間距,進行動態化演示,這樣就能引導學生真正認清三者關系,通過認真地觀察,學生更容易得出準確的答案,并且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當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也是高效課堂構建的基本要求,因此應當加強思想重視和教學模式創新。
參考文獻:
[1]李振英.談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8).
[2]樊劍.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課外閱讀:中旬,2013(9).
(作者單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四十四團一中)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