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數學歸納法是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重要的數學思想,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歸納思想,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高中數學;歸納法;應用
數學歸納法作為一種數學證明方法,通常被用于證明某個給定的命題在一定的范圍內成立,是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常用的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而且,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逆向思維的培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就從幾個例題簡單地對數學歸納法進行簡單介紹,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已知各項全不為0的數列{an}的前k項和為Sk,且Sk=1/2akak+1,其中a1=1,求數列{ak}的通項公式。
解法一:∵Sk=1/2akak+1,a1=1
∴a2=2,a3=3,a4=4∴ak=k
當k=1時,a1=1成立
設當k=n時,an=n,Sn=n(n+1)/2成立,所以當n=k+1時,Sn=1/2anan+1
∴an+1=2Sn/an=n+1成立
∴ak=k,在k∈N+均成立。
解法二:∵Sk=1/2akak+1,a1=1
∴a2=2,a3=3,a4=4,a5=5,a6=6……ak=k
因為試題中沒有說該數列是等比數列還是等差數列,所以,即便是學生給出了ak的答案,但也只是停留在假設,如果這是一道填空題,這個答案是可以得分的,但這是一道解答題,需要證明過程。所以,也只能說,解法二的答案是不完整的。
不難看出,解法二的思路是正確的,但并沒有給出完整的解題過程。而在解法一中,運用的是數學歸納法,先驗證當a1=1是否成立,之后,進行假設階段,即假設當k=n時,命題ak=k成立,之后就是證明當k=n+1時,命題也能成立。這樣當n取k的取值范圍,假設都成立。所以,題目也就解答出來了。這基本上也是數學歸納法的基本步驟,以具體情況而定,這也是證明問題的一大技巧,對學生的解題效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證明題都可以使用數學歸納法的,因為并不是當k=n+1都能證明成立的。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要注意選擇。
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將數學歸納法運用到解題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輕松地、熟練地利用將數學歸納法提高自己的解題質量,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朱燕.數學歸納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祖國:教育版,2012(9).
(作者單位 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中學)
編輯 劉青梅endprint
摘 要:數學歸納法是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重要的數學思想,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歸納思想,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高中數學;歸納法;應用
數學歸納法作為一種數學證明方法,通常被用于證明某個給定的命題在一定的范圍內成立,是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常用的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而且,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逆向思維的培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就從幾個例題簡單地對數學歸納法進行簡單介紹,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已知各項全不為0的數列{an}的前k項和為Sk,且Sk=1/2akak+1,其中a1=1,求數列{ak}的通項公式。
解法一:∵Sk=1/2akak+1,a1=1
∴a2=2,a3=3,a4=4∴ak=k
當k=1時,a1=1成立
設當k=n時,an=n,Sn=n(n+1)/2成立,所以當n=k+1時,Sn=1/2anan+1
∴an+1=2Sn/an=n+1成立
∴ak=k,在k∈N+均成立。
解法二:∵Sk=1/2akak+1,a1=1
∴a2=2,a3=3,a4=4,a5=5,a6=6……ak=k
因為試題中沒有說該數列是等比數列還是等差數列,所以,即便是學生給出了ak的答案,但也只是停留在假設,如果這是一道填空題,這個答案是可以得分的,但這是一道解答題,需要證明過程。所以,也只能說,解法二的答案是不完整的。
不難看出,解法二的思路是正確的,但并沒有給出完整的解題過程。而在解法一中,運用的是數學歸納法,先驗證當a1=1是否成立,之后,進行假設階段,即假設當k=n時,命題ak=k成立,之后就是證明當k=n+1時,命題也能成立。這樣當n取k的取值范圍,假設都成立。所以,題目也就解答出來了。這基本上也是數學歸納法的基本步驟,以具體情況而定,這也是證明問題的一大技巧,對學生的解題效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證明題都可以使用數學歸納法的,因為并不是當k=n+1都能證明成立的。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要注意選擇。
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將數學歸納法運用到解題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輕松地、熟練地利用將數學歸納法提高自己的解題質量,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朱燕.數學歸納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祖國:教育版,2012(9).
(作者單位 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中學)
編輯 劉青梅endprint
摘 要:數學歸納法是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重要的數學思想,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歸納思想,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高中數學;歸納法;應用
數學歸納法作為一種數學證明方法,通常被用于證明某個給定的命題在一定的范圍內成立,是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常用的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而且,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逆向思維的培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就從幾個例題簡單地對數學歸納法進行簡單介紹,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已知各項全不為0的數列{an}的前k項和為Sk,且Sk=1/2akak+1,其中a1=1,求數列{ak}的通項公式。
解法一:∵Sk=1/2akak+1,a1=1
∴a2=2,a3=3,a4=4∴ak=k
當k=1時,a1=1成立
設當k=n時,an=n,Sn=n(n+1)/2成立,所以當n=k+1時,Sn=1/2anan+1
∴an+1=2Sn/an=n+1成立
∴ak=k,在k∈N+均成立。
解法二:∵Sk=1/2akak+1,a1=1
∴a2=2,a3=3,a4=4,a5=5,a6=6……ak=k
因為試題中沒有說該數列是等比數列還是等差數列,所以,即便是學生給出了ak的答案,但也只是停留在假設,如果這是一道填空題,這個答案是可以得分的,但這是一道解答題,需要證明過程。所以,也只能說,解法二的答案是不完整的。
不難看出,解法二的思路是正確的,但并沒有給出完整的解題過程。而在解法一中,運用的是數學歸納法,先驗證當a1=1是否成立,之后,進行假設階段,即假設當k=n時,命題ak=k成立,之后就是證明當k=n+1時,命題也能成立。這樣當n取k的取值范圍,假設都成立。所以,題目也就解答出來了。這基本上也是數學歸納法的基本步驟,以具體情況而定,這也是證明問題的一大技巧,對學生的解題效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證明題都可以使用數學歸納法的,因為并不是當k=n+1都能證明成立的。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要注意選擇。
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將數學歸納法運用到解題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輕松地、熟練地利用將數學歸納法提高自己的解題質量,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朱燕.數學歸納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祖國:教育版,2012(9).
(作者單位 河南省焦作市第四中學)
編輯 劉青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