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貴祥
【摘 要】中職學校的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較差,加之德育課本身的很多知識很抽象、難理解,很多學生對德育課不感興趣、厭學,靠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嚴重影響教學有效性,然而,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可以突破此困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結合德育課課改理念和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德育課教學改革中的多媒體教學實踐進行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職德育課;教學有效性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12-0140-02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包含了《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必修課程和《心理健康》、《現代禮儀》兩門選修課程的教學。這幾門課程都是以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職業觀和法制觀教育為主線,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依據中職生成長的基本規律,引導、教育廣大中職學生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和法制觀念的課程。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改革的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創建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的契機,我校的德育課在近幾年的教學改革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尤其是在德育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德育教育組一致認為要改變過去德育課教學的現狀(教學手段單一,黑板加粉筆,學生學習枯燥無味,教學效果差),必須要求教師提高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德育課教學改革的目的。
那么,在德育課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面向學生,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本文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體技術在德育課教學中的優勢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德育課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進行綜合處理,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形象直觀,具有很強表現力的教學輔助課件,對學生展示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信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二)有利于擴大容量,拓展知識,提高效率
德育課涉及的知識面廣,教師要給學生傳授豐富而又廣闊的知識,靠傳統的教學方法速度慢、范圍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擴充和知識的拓展。而多媒體教育技術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多而不亂、廣而不泛的特點,運用于教學可以提高德育課教學效率。如在講“我國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這一章,可以通過因特網這一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將我國的民族和宗教的產生、種類、發展以及國家政策方面一一羅列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這樣就為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從而也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三)有助于化解抽象,化難為簡,提高德育課教學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生動形象的學習材料感興趣,也容易理解和領會。多媒體教學,可以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信息集于一體,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獲得極為豐富的、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價值規律的作用時,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看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動態曲線圖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有助于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交流加強
多媒體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新穎活潑,便于交互的教學方式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和教師的交流,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將單純知識再現的教學方式轉換為理解型的思維教學。學生如果更多地參與學習的過程,創造反思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情景學習的研究表明:學習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學生之間的合作具有明顯的效果。因此對于多媒體交互式教學,可設計一些過程和內容,讓學生進行討論,合作解決,以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學生在這一段時間內,對整個問題涉及的知識和方法,對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運用知識和方法的過程進行必要的反思,通過對比自己和老師、同學解決問題的不同點進行反思,學會思考和運用。如:“個人收入的分配與理財”一章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虛擬情景,模擬具體的個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費情況,將學生分組,一起討論什么是正確分配和消費觀,辯論是否有錢就可以任意消費等問題,這樣能確保學生有機會進行清晰地表述,使緘默的知識變成清晰表述的知識。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德育課教學的途徑
(一)借助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導入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課堂導入能使學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發求知欲和思維活動,引起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通過多媒體技術提供的形象生動的信息,喚起其強烈的真實感受,吸引其注意力,進入學習角色。這種方法是優化德育教學,提高課堂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如:如在講“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一課時,給學生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同時用多媒體展示對外開放以來我國所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不僅歌曲給學生帶來的愉悅心情,而且多媒體展示不斷讓學生心靈受到震撼。然后教師設問,導入課程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借助多媒體手段創設各種情境,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中職學校,由于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在德育課教學中,許多學生對德育課教學內容缺乏感性認識,更談不上理解,因此常常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這些感覺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而利用多媒體手段,引入視頻短片、歌曲、圖片等創設教學情境來優化教學過程就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敘述變成生動有趣的畫面,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教學效果。如講解國家、宗教、民族、貨幣、商品等有歷史發展背景的概念時可以用采用投影、錄像、多媒體計算機等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能使呈現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甚至把知識的學習融入新穎別致的娛樂形式中,發揮寓教于樂的學習優勢,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使樂學落到實處。把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表現有機地統一于教學過程之中。如:在講解“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時,通過觀看flash“笨人吃餅”來活躍課堂氣氛,寓教于樂,立即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效果甚好。
(三)借助多媒體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成功與否,與教學的每個環節密切相關。而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是衡量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學的重點、難點是抽象的理論知識,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很難理解。無論如何講,甚至反復講幾遍,同學們還是不易理解,想象不出,事倍功半。而此時,如果能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利用視頻等工具,化難為易,使重、難點由抽象變為直觀,再加上老師的引導,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貨幣的形成過程時,學生很難理解,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把貨幣的形成從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金銀→貨幣→紙幣等以時間先后次序表現出來,使學生對貨幣的形成過程一目了然,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三、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事項
多媒體教學也是一把雙刃劍,雖有眾多優點,但是一旦我們沒有利用好它的話,可能適得其反,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多媒體技術在德育課教學中應注意:應用多媒體課件應緊扣教學內容,切忌為追求視聽效果而使課件內容華而不實,外觀精美的課件固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若界面色彩過于艷麗、界面過于花哨,則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的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課件的表面,對其內容卻沒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此設計多媒體課件時,我們時刻牢記我們的目的是傳授技能知識的多媒體課件,不是在制作讓人賞心悅的影視劇。一定要以教學內容和要求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習慣和規律,將完美的外在形式與實用的內容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有效地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德育課教學改革的目的。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我們應該在深入了解其教學特征的基礎上,按照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原則去加以運用??梢灶A見,多媒體技術必將給傳統德育課教學帶來巨大沖擊,也必將為今后德育課教學改革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胡旭峰. 活用多媒體,提高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才之路,2011年29期.
[2]楊天明,等.高等院校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探討.平原大學學報,2004,(6).
[3]潘慶四.淺談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課程教育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