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燕
摘 要:教師嘗試把握幼兒活動時的需要,探索如何將領域活動“遷移經驗法”及“問題引領法”指導策略融合應用于區域活動中,從而從區域中體現幼兒主體性、自主探索的同時,能體現教師的“導”,通過有效的指導策略來支持幼兒的多種學習方式,促進幼兒在區域中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遷移經驗法;問題引領法;區域活動
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教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強調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因此,我們將整體性教育理念融入我們關于區域活動的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探索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指導策略之間的諸個交叉融合點,嘗試將領域幾種指導策略轉化為區域活動的指導策略并融合應用于區域活動中,這樣,從區域中體現幼兒主體性、自主探索的同時,能體現教師的“導”,促進幼兒在區域中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一、“遷移經驗法”指導策略在區域中的應用
“遷移經驗”在教學中主要是指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引領孩子將生活經驗遷移到對新事物的認識和對新知識的理解。
在我們領域活動教學中,我們經常采用“知識遷移”方法來開展活動,如,在每次領域活動之前,都會引導幼兒回憶上次活動的經驗,在這其中,不僅讓孩子鞏固復習到已學過的知識,還能在復習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對知識有新的認識。在對知識的教授過程中,有豐富的實踐活動貫穿其中,孩子通過生動的實際體驗,在過程中對孩子進行了知識、行為、能力等方面的遷移,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在區域活動中,我們靈活應用“知識遷移”的方法,指導幼兒在自主探索中將以往收集的經驗運用到各種活動中,進行經驗重組,提高幼兒探索問題的熱情和興趣。如,班上的瑩瑩(化名)小朋友比較急性,她的動手能力強,操作速度快,但不注意細節的表現。有一天她在結構區拼花片,她拼了兩個圓圈,把這兩個圓圈連接起來,說:“老師,看我拼的電動車。”我接過車,夸她輪子部分拼得好,又故作驚奇說:“你的車還不能上路呢,你看,你少了許多部件。”我引導她看有關車的圖片,了解電動車的整體結構、組成部件。她接過車,自己將車看了看,又繼續拼起來了。這下,她用連接的方法在一個輪子的上方拼了一個車把的形狀,又拿過來說:“這樣拼可以嗎。”我再次啟發:“再想一想,爺爺的電動車把什么樣子的?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車?你可以在現在這輛車上再拼些什么,讓你的車坐得更舒服、看起來更神氣,跟別人不一樣。”啟發瑩瑩再次進行觀察學習,引發他們生活中的各種經驗,進行經驗的遷移和重組運用。這一次她沒有急著拼了,而是看了看老師提供的各種圖片,看看周圍同伴的作品,后來她在車把上拼了兩個圓形,又在車座后拼了一個像花一樣的東西,告訴我說:“這是小公主坐的車,花車,很漂亮。”“知識遷移”的方法應用,引導孩子遷移原有經驗來解決實際問題,并在此過程中感悟出新的內容,從而使孩子在進行多方面遷移學習與運用時,也能得到多方位的體悟驗證,并能真正獲得生存發展、適應社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問題引領法”指導策略在區域中的應用
問題引領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把要學習的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呈現于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開展探索與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技能,進而培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領域教學中我們經常采用“問題引領法”這個指導策略,以問題為中心,置幼兒于一定的問題情景之中,老師根據教學目的提出一些關鍵性問題,并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將這些問題展開,引導幼兒一步步觀察、思考,逐步提高幼兒的觀察意識和思考習慣,從中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引領法”這個指導策略在幼兒園的領域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區域活動中環境的創設,材料的科學和豐富只是給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和前提條件,而幼兒的探索性思維還是要依靠教師簡明而富有啟發性的具體問題來引路。于是我們在區域指導過程中融合應用了“問題引領”的指導策略,努力營造一種“問題情景”,讓幼兒循著問題有目的地進行探索實踐。如,在數學區域活動“鋪路”中,思瑩(化名)將圓形的卡片放在一起,排成一排,說:“我用圓形寶寶排好小路。”發現思瑩只用一種圖形進行鋪路,我問她:“除了有圓形寶寶,還有什么形狀的寶寶?”思瑩觀察一下說:“有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于是我再次提出問題:“那你能將圓形寶寶和三角形寶寶按規律鋪成一條小路嗎?”思瑩說:“好!”思瑩按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有規律對排成一排,思瑩根據問題按顏色完成了第二次排序后,我又提出一個問題:“這條漂亮的小路,能不能讓它既有形狀的規律,又有顏色的規律?”思瑩想了想說:“可以呀。”她這次挑了紅色三角形和綠色的圓形有規律地排成一排。在這次區域指導過程中,教師在設計提問時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涉及的問題富有層次性,由淺入深,層層鋪墊,通過一步一步階梯式的提問,引導幼兒進一步地思考和理解。而且,提問是在幼兒充分觀察畫面的前提下展開。通過這種層層的設疑提問,使幼兒的每次操作都有不同層次的目標,引發幼兒不斷地嘗試探索,體驗多種排序方法的成功與樂趣。這樣不但滿足了幼兒的需要,而且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充分體現。
總之,區域活動是實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重要途徑,我們應靈活高效地開展區域活動,關注區域活動中有教育價值的內容,要有機地將區域活動與其他教學模式有效結合,促使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獲得更全面的學習和發展。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幼兒園)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