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花
摘 要:學生在小學的學習,在其成長過程中比較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以讓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思維能力的關鍵。正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作為未來國家的棟梁之才,在早期教育上面,對其做到全面培養對未來具有決定性作用。在制訂小學教育方案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培養方案,就怎樣合理地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保證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全面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教學方案
小學數學是能夠使學生開發智力,提高自我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的一門學科。作為小學教師,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是工作的本職任務,下面就是正確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的建議與措施。
一、潛在能力的開發
每一個學生都是潛力股,但是這些潛力是需要被激發的,所以說,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不能僅僅只是照著書本講課,要適當地在課上加入腦筋急轉彎之類的智力型問答題,使學生活躍大腦思維。這樣做的好處是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活躍輕松的氛圍學習,間接地開發了學生的潛在能力。
二、自我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學生接受新的事物的接受能力高于成人的接受能力,這時,就需要教師在旁邊的點撥,來提升學生自我能力。對于小學數學這樣一門更能夠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學科,教師可以在課上通過對原有的問題進行提問,要求學生進行改編,來使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得以提高。并且,教師在教學生認識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時候,要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剪子去剪成書本上提到的平面圖形,或者是動手去折立體圖形,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書本上所教的內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加深記憶。
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課上,教師不能僅僅只是單純地講課,要適當地和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使學生在課上的四十分鐘都能保持活躍性,通過做數學游戲和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得以展示出來,達到了優質課堂的要求。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正確地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是教學的要求。所以良好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上所述,就應作為小學教學教育發展的基本大綱。
參考文獻:
鄭毓信.關于小學數學教材建設的若干想法[J].課程·教材·教法,2006(07).
(作者單位 江西省余干縣第六小學)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