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琪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數學過程中,改變陳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學習動機
下面,我主要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一些看法和見解。
一、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莎士比亞曾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對于數學教學而言,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入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生活素材,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動機,促使他們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去。
二、重視課前預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在授課之前,我們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將自己遇到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在正式上課時,對照教師的講解,去有意識、有目的地接受數學知識的傳授。另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每組由三名學生組成(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選取優等生為小組組長,每組制訂出具體的預習目標、預習任務、預習方式,優等生和中等生要幫助學困生,共同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這樣,經過課前預習這一環節,全班學生對要學的知識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預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提高。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應深入分析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結構出發,向學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意義的數學問題,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對這些問題進行自主研究和思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不斷的質疑、釋疑中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挖掘,還會有更多、更有效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來,希望有更多的數學教師行動起來,一起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 青海省循化縣白莊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