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民
【摘要】互聯網今年隨著支付寶的火暴,進入到了全面爆發的一年,互聯網的金融的方式由于打破了傳統銀行對于借貸雙方的信息的壟斷,使得個人以及小微企業的貸款成本大為降低,而且難度也有所降低,有利于我國大部分居民的儲蓄的正向收益,與此同時也為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拓寬了渠道。互聯網金融由于體量已經很大,在很大的程度上也都會對于國家的經濟政策的效果帶來影響,特別是各種的互聯網借貸平臺的興起與倒閉,都對于我國的金融風險有著重大影響。本文就這些問題展開相關討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投資者的保護 金融監管
2014年隨著余額寶的上線,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取得全面爆發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互聯網金融。金融本身由于自身的屬性,金融所經營的就是在數字的基礎上所包含的載體、信息、信用還有風險,它具有很強的數字化的基礎,在表現的形式上也就非常容易會被新的技術手段所改造。近些年來慢慢興起的移動支付、與計算等新技術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金融的外在表現形式,但是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互聯網變化的只不過是手段而已。
互聯網金融在目前的表現形式來看主要是包含互聯網支付、互聯網融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銷售等等服務方式,新的金融方式在為傳統的金融表現形式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在新的領域中帶來了未知的風險,這一切自然地發展都給我國的監管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需要金融的監管者放棄以前的姿態來主動地了解互聯網金融的方方面面,并且進行研究,更新舊的監管體系與監管規則,從而來規范的發展新的金融秩序,抵抗可能突如其來的金融風險,以便可以極大地促進整個金融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金融的互聯網化
金融的互聯網化主要是指的采用一些網上服務來取代原來的需要到銀行的網店才可以辦理的一些服務,通俗來說就是金融機構的傳統業務的互聯網化。我國的金融機構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已經開始了電子化的改進,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線上的服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代了傳統銀行營業廳的功能,而且證券業的網上交易也是越來越壯大。就目前的現狀來看,金融的互聯網化早就已經從原始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業務擴展到現在的網上證券開戶、網上的基金服務等等服務了。
(二)互聯網的金融化
互聯網借助于新的技術優勢開始在對傳統的產業進行推倒式的重建,信息技術的服務不再是屬于工具的范疇了,由它所衍生出來的新的金融服務,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超過了傳統的金融服務品種。在近年來隨著各方面技術的成熟,金融行業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進行著不同程度的創新升級,原來沒有的余額寶、p2p信貸平臺還有區別于傳統模式的眾籌等新的融資模式,常見的商業模式如下所示:
P2p網絡借貸平臺,這個服務主要是提供一個雙方所進行的交易的平臺,平臺本身是不參與借貸雙方的,完全中立的。借貸的決定權在借款方的手中,做得比較大的主要就是宜人貸、陸金所等平臺,還有沒有任何擔保保障的人人貸,以及資金體量很大的阿里小貸等。(截止筆者寫作本文的時候,已經有很多的p2p平臺都出現了倒閉現象,借貸平臺的安全問題需要引起借款人的重視)
眾籌,眾籌這一新的模式最早也是借鑒于美國的成熟模式,在國內比較早開始涉足這個領域的應該是科技網站“點名時間”(在較早之前,點名時間已經宣布不再提供眾籌服務),主要的運作方式是通過網絡的手段來向眾多的個人投資者募集資金,由于人數眾多,每個人只是需要貢獻很少量的資金而已。現在國內較大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為“天使匯”余額寶,余額寶只是現在眾多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中名氣最大的一個,把資金投入到余額寶的過程就是向基金公司等機構來購買理財產品的一個過程。阿里推出的余額寶主要的運作模式就是支付寶還有天弘基金之間展開合作,把支付寶的賬戶還有基金公司之間進行無縫對接,使得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完成基金的開戶和購買等行為,這樣支付寶中的余額就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來購買基金產品獲得收益。
網銀支付的形式,這種主要的就是支付寶還有財付通等形式,發展至今已經具有相當大的資金體量了。
融360,這種就主要是解決的客戶還有產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融360主要是通過搭建融資貸款的搜索平臺,自身是不參與到交易中去的,幫助銀行的產品與客戶之間進行更低信息成本的對接,進而來打造一個全方位的滿足用戶和銀行需求的融資貸款產品直銷平臺,對貸款用戶完全免費,讓用戶通過搜索就能獲取更高性價比的融資貸款產品。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互聯網的金融服務也是越來越豐富的,而且很多的傳統金融機構也都加入到了互聯網的金融服務中去。國內的銀行巨頭也都在積極地通過革新服務方式,金融產品來積極地應對這些挑戰。比如民生銀行七大非國有股東單位合資設立了民生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電子商務公司是民生銀行大股東或者說是民生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沖擊的一個產物。
二、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作用和影響
(一)通過新的技術改造來幫助金融脫媒的完成
金融業的利潤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借貸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需要金融機構來作為中間橋梁的媒介來幫助交易平衡的實現。但這都是以前的盈利模式,隨著國內網絡巨頭BAT的崛起,所有的人都可以以更加低的成本來尋找需要的信息。通過互聯網企業開發的平臺,資金的需求方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資金的供給方,由于雙方的信譽又都有以往的交易來作為憑證,所以雙方的之間信任成本也就更低,這樣一來金融的脫媒也就自然加速進行了。
(二)方便了小微企業以及個人的貸款獲得
在我國的銀行業中,多年以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小微企業貸款難還有個人用戶貸款難的問題一直存在,互聯網還有金融的結合不僅僅是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了金融多個不對稱問題,帶來了服務效率的大幅度的提升,任何人的合理的需求都會被高效的進行滿足,而且借助于各種的網絡痕跡等大數據資料也都使得每個人的金融需求都可以被較為準確的進行風險上的定位,而且互聯網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也使得服務的門檻大幅度的降低。
(三)對于傳統金融機構帶來較大沖擊,危險與機遇并存
互聯網金融由于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我國緩慢的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加快了,所以給傳統的金融機構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在不遠的將來,金融業的實體機構網點會越來越少,互聯網平臺會在很大的程度上成為金融機構獲得客戶來源的重要渠道;而且在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也可以更多的挖掘出越來越多的客戶的差異化的需求和服務:這一點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就是小微企業在我國總體占比較大,但是一直被忽略,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客戶是現成的,第二就是現實中數額較小的金融貸款數量也都很多,但是每一筆的金額也都較小,但是每一單的通過審核的可能性也都不大,這一切的問題都可以被互聯網的大數據以及系統的審批來輕易的進行解決掉,互聯網金融的方式可以通過極大地規模效應來對可能的風險進行較好的控制。
從國內的金融實踐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早期的電子商務行業類似,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競爭中會淘汰一批傳統金融機構,最后會有一批企業抓住機遇發展壯大。總體而言,互聯網金融對金融市場的發展既帶來挑戰又帶來機遇,而機遇卻大于挑戰。
三、對于有關方面加強監管的建議
在長期以來,我國的金融發展一直都是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畢竟現代金融的起步也都比較晚,但是在新的互聯網金融時代,大家也都是站在了統一起跑線上,各國都沒有成熟的經驗,也都在摸索中,我國的監管機構需要慎重對待這次的歷史機遇,謹慎的來處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以及規范上的問題。
筆者對于有關機構的監管建議如下:第一,為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對互聯網金融機構來進行適當的監管,監管的主要目標就是可以最大的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由于互聯網金融的進入門檻較低,所以必然存在魚龍混雜的情況,而且涉及到的人數眾多,大部分人對于風險的辨識能力有待提高,再就是資金體量較大,一旦發生問題必然會波及很廣,進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會發展成為群體事件,影響到社會安定;第二就是要積極的對于互聯網金融產品以及服務進行適當的規范管理,建議嚴格的審核,盡量保證推出的產品符合簡單、透明、低風險的金融產品或者服務,以防投資者被誤導;第三是完善信用體系建設。目前互聯網金融上的信用記錄與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的信用記錄是相互隔離的,不同P2P上的信用記錄也是相互隔離的,每個都是信息孤島,信用記錄沒有匯總在一個數據庫中。為了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資金配置效率,需要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征信體系;第四是加強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權益保護。應適時出臺相應的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制度,建立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投訴受理渠道,同時要加強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教育,提高其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博,董亮.互聯網金融的模式與發展[J].中國金融,2013年第10期.
[2]郭希敏.網絡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風險及監管對策[J]金融會計,2010年第4期.
[3]土漢君.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挑戰[J].中國金融,2013年第24期.
[4]錢文彬,李小波.商業銀行創新發展第三方支付的研究[J]金融會計,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