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華
摘 要:在作文教學中,為了打消學生的畏難情緒,克服學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礙,立足教材,運用技巧,做了模仿—創新—拓展的嘗試,使學生不再懼怕作文,而是滿懷自信地走上一條快樂作文之路。
關鍵詞:作文;教材;模仿;創新;拓展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應當十分重視。”的確,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一、模仿,激發寫作興趣
吳增祺說:“文章之體,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則仿而為之,雖通人不以為病。”這是指在文章體式上要加以模仿學習,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而來的。模仿的最大特點就是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可收到明顯的效果,所以我在作文教學中也提倡學生去模仿、借鑒范文。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要加以肯定和鼓勵。可模仿什么呢?我就以此為契機,指導學生仿寫了一次《背影》。
1.模仿結構
《背影》的開頭以簡短的語言開篇點題,結尾再次點題并照應開頭。文章結構上首尾呼應,渾然一體,“背影”作為線索貫穿于全文之中。于是我就指導學生仿寫開頭結尾,并要求“背影”作為線索在文中要出現四次,其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那次要做詳細具體的描寫。
2.模仿內容
請同學們回憶并找出父親在生活中曾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背影,構思情節作為文章敘述的主體。有的同學刻畫了父親在雪天到學校給自己送棉衣時在雪地里瑟瑟發抖的背影;有的同學刻畫了開學時父親送自己到學校扛著行李的背影;還有的同學刻畫了父親在田里彎腰鋤地時的背影……
3.模仿語言
《背影》的語言樸實簡潔,我鼓勵學生模仿并運用。有的同學就直接借鑒他的語言,放入自己的作文中,如:“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有的同學把原句“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改成“等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或“等他的背影消失在霧色之中,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出來了”,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作文也顯得真實感人了。
4.模仿情感
《背影》中有一支情感主線,那就是由“我”對父愛不理解,認為父親“迂”,轉變為我被父愛所感動。很多同學也將這一情感主線用在自己的作文中,這樣一來,文章就不再平鋪直敘,而是富有層次,有吸引力了。
通過這一系列的模仿,學生的作文改變了以前選材陳舊、語言枯燥,沒有真情實感,漏洞百出的狀態,學生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提高了寫作的興趣,重塑了自信心。
二、創新,豐富寫作素材
作文《背影》進行評改之后,學生的自信心有了,興趣和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我趁熱打鐵,緊接著又布置了一篇以“父愛”為話題的作文,要求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積極思考,發散思維。果真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寫作中去,寫出了許多真實感人、與眾不同的文章,班級的文章也不再千篇一律,而是呈“百花齊放”的狀態。有的同學在內容上進行了創新,通過寫父親的手、父親的肩膀、父親的腰或父親的煙袋鍋來體現“父愛”的主題,有的同學在寫法上進行了創新,立足《背影》,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進行寫作。文中,“我”的思考隨著老師講課內容的變化而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將爸爸關心自己的畫面一幕幕地加以展現,雖都是生活瑣事,但卻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三、拓展,學習寫作技巧
在此次作文教學中,學生嘗到了成功的甜頭,我也獲得了啟示,那就是立足課堂,緊抓教材,利用課文中提供的寫作契機,巧安排,勤練習。如:學完《老王》后,可啟發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類似人物,運用以丑寫美、以臭寫香的手法來表現這些小人物身上熠熠閃光的品質;學完《蟬》和《貝殼》后,要求學生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通過描寫一種生物來悟出一個道理,寫一篇散文;學完《觀舞記》后,運用“假如……假如……假如……”的排比句式寫一段開頭;學完《化石吟》后,通過小組討論,讓同學們展開聯想寫一篇想象作文……
經過慢慢地探索,我發現作文教學中利用教材寫作的方法還有很多:
1.對原文進行改寫
改寫可以將詩歌改成散文,將文言文改成現代文,給記敘文變換人稱等。如:學完《老王》后,要求學生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和雞蛋這一部分;學完《三峽》后,要求學生將其改寫成一片寫景抒情的散文;學完《秋天》后,要求學生將其改寫成散文,或者以本文的形式仿寫一篇《春天》。
2.根據原文內容進行補寫
補寫是根據文章的某一部分,補充相應的情節和內容,使之成為一片完整的文章。如:《蘆花蕩》一文中,同學們通過體味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完成任務而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補寫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學《共工怒觸不周山》
時,要求學生發揮想象,把共工怒觸不周山時的具體情形形象地補寫出來。
3.由原文產生想象和聯想,進行續寫
續寫就是引導學生在課文情節已有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給故事加個新結尾,進行寫作訓練。如:學完《皇帝的新裝》后,可以讓學生續寫《游行大典完畢之后》,學完《喂——出來》之后,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續寫接下來發生的故事。
此外,還有很多方法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去嘗試,如:擴寫等。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個有心人,立足教材,運用技巧,找準契機,通過強化訓練,使學生不再懼怕作文,而是滿懷自信地走上一條快樂作文之路。
(作者單位 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