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雁冰
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也發生了一些相關的變化。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更加突出教學的過程性和有效性,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化教育。新課改下,為了提升教學的效率,必須做到尊重學生,了解學情,并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教學;轉變思維;綜合學情;改善評價
一、轉變教學思維,優化教學過程
目前,我國的新課改理念得到了全面的貫徹和實施,在此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樹立新時代的教育理念。首先,要重視體育教學,體育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基礎學科,與文化課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學生的被動局面,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二、綜合考慮學情,優化教學設計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在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接受和體驗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完成。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提升體育課的教學效率,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體育基礎,上體育課的心理,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有效的教學還需要教師精心做好教學內容的設計,整合相關的教學內容,設計有效的教學目標。
三、改善教學評價,激發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愛表現,特別喜歡自己能得到老師的褒獎和關注,如果在體育課堂,體育教師能抓住學生的心態,多關注學生,及時采取有效的評價手段,一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接受程度,在批評和表揚上做到火候適中,輕重合適。有效的課堂離不開有效的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筆者發現:對待小學生,還是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在表揚中夾帶些警示,在批評中夾帶些告誡和鼓勵比較好,這樣能讓小學生愿意接受評價,并能找出自身的優勢與不足,讓自己能明白以后的前進方向和修正策略。
要想提升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一定要認真研究學情,進行優化教學設計,不斷完善教學思想,敢于創新教學策略,實現師生之間的完美配合,做到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和諧統一,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河南省清豐縣第一實驗小學)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