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傳雄
摘 要:新課標中要求基礎階段的學生要掌握的語法包括:了解常用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和領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和掌握描述人和物的表達方式;理解和掌握描述具體事件和具體行為的發生、發展過程的表達方式;理解、掌握比較人、物體及事物的表達方式。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時常存在老師忽略語法教學、學生不愿意學習語法的現象,這對未來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結合實際教學探索,就初中語法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成因;語法教學;難點;方法
一、英語語法學習困難的成因
通過對教材的反復研究和對全年級同學的廣泛調查,發現英語語法難學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英漢思維和表達的差異
中國人與西方人在對問題的表述方法上存在許多差異,這些差異有的比較容易理解,但有的確實成為大難題,因而語法教學成為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困難。
2.語法項目紛繁復雜
每個單元都有新的語法項目,而且這些項目重現率低,運用機會少,包含的信息量大,致使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困難,不易入手。
3.語法教學單調乏味
語法教學由于理論性強,教師教學方法陳舊,使得教學內容枯燥而不具備生動性,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課堂氣氛也比較沉悶,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若不能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極易導致學生產生對英語語法的抵觸心理,對日后英語學習極為不利。
4.課堂教學缺少兼顧性
成功的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前對知識點、學生學習能力、興趣特點等因素和環節有所把握,細心安排,精心設計,豐富課堂。如果教師沒有進行充分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手法缺乏創新,很難有效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教學效果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解決英語語法教學困難的幾點建議
1.明確語法教學的核心,注重歸納、總結,并讓學生在練習中實踐
語法現象想分發復雜,學生自身能力有限,在學習中往往會顧此失彼;各種詞類,特別是動詞的變化形式繁多,句子的成分和結構復雜,多種語法現象混合使用,弄得學生無從下手。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法教學中要能找到核心,幫助學生總結歸納語法規律,并能找出配套的習題,讓學生經常練,再練習中出效果。
2.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以一種固定的模式來教,教師教得呆板,學生學起來乏味,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因此,多樣化的語法教學會給學生一種新鮮感,給他們一種強烈的獲取知識的欲望,進而能以一種愉快的心境學習,并且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我在實際教學中探索出以下兩種值得推薦的方法:
(1)口訣法
將冗長難記的語法條文濃縮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并輔以注解和實例。在總結不帶to的不定式的運用搭配,我就把它編成了口訣:小妹外出不帶to,走在街上不迷路,一感(feel),二聽(hear,listen to)。三使讓(make, let, have),四個看客一起幫(look at, see , watch ,notice),遇到help不用躲,有它沒它都一樣(帶不帶to都可)。
(2)定格法
定格法是指把某有些相同用法的詞總結在一起,并固定下來,每到提及一個時,便一一展現全部,從而強化學生的記憶。如把動詞+v.ing的幾個常見結構進行總結,即keep, enjoy, finish, mind, practice ,并定格在幾個學生身上,然后對學生說:“他們五個最團結,一心一意加doing 。”以后每遇到這項語法,大家能準確的說出,久而久之,學生就能記牢這些詞的用法。
3.重視語法的交際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加強語法的實踐性
學習語法是為了運用和交際,要讓學生有機會在實踐中應用,通過運用加深、鞏固所學的語法項目,并達到很自然掌握。可以讓學生們在每周的活動課上做情景對話,或者自編節目進行表演,教師可以隨時糾正出現的問題,達到師生互動的效果。
總之,語法教學本來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實踐、去創新、去想方設法。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教學法,只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加強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讓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趙群杰.新課程概念下的初中語法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3(5).
(作者單位 海南省屯昌縣屯昌中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