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在初中各科課程中,數學是占據比重較大的科目之一,同時也是讓學生覺得有難度的科目,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學會教材中必要的數學知識,還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提出不同的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能力出發,把初中數學課程掌握好。
關鍵詞:興趣;理解力;記憶力
在初中數學課程中,學生的學習由原來的加減乘除和簡單的方程式過渡到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越來越吃力,即使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卻得不到正確的結果,教師也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這些復雜的知識費盡心思,然而,僅僅是緊張和盲目地亂用方法是無法改變這種現狀的,因此,只有從學生的特點出發,針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提出適用的方法,才能夠切實提高初中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下面,我從幾個具體的方向談一談如何抓住學生的特點來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一、學生是否對初中數學課程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于數學提不起興趣來,即使老師再努力地講課,學生的心思也不在課堂上。教師在講授數學課的時候,應當首先了解學生對于哪些事情感興趣,可以把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或者平時生活中遇到的情況融入數學中,讓抽象的、枯燥的數學知識變成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東西,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常用性、趣味性,學生自然會被數學的魅力所吸引。
二、學生的理解力與記憶力如何
數學是理科知識的代表,也是理科知識之首,因此初中數學的學習還是重在理解,很多學生雖然從教材中得知了某個公式的存在,然而卻不知道它是如何推導得出的,雖然當時記住了,但是很快就會忘記,并且無法在做題的時候靈活地運用。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教師在教授數學課程的時候,要讓學生以理解為主,同時利用學生的記憶力,幫助學生把已經理解的東西牢牢地記住,不斷地在運用的過程中鞏固這些知識。
三、學生是否足夠認真仔細
在練習或考試的時候,通常會出現這種狀況:明明這道題很有把握,卻做錯了,這就是由于學生不認真造成的。這樣的錯誤最遺憾,也是最不應該出現的。為了防止學生出現這種狀況,教師應當訓練學生認真仔細的態度,讓學生把每一次的練習都當作最嚴肅的考試,當學生把認真仔細當做一種習慣的時候,數學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上去了。
每個學生的具體特點不同,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還是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具體分析,并使用有效的方法來提升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彭天穎.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有效性的研究,廣州大學,2012(5).
(作者單位 四川省通江縣空山鄉小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