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會麗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語文教學愈來愈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關鍵詞:課堂教學;反思習慣;教學水平
《荀子·勸學》中有:“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為教師,“省”自己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想使自身的教育教學境界不斷實現超越自我,除了博學、豐富的經驗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對每節課進行反思,找出優點與不足,然后針對性地解決,有目的地改正,這樣才能做得更好。因為,再優秀的教師也不可能把每節課上得十全十美。
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來說明反思的重要性。
案例:為了上好《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我在課下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給學生找相關的視頻資料,制作了精美的且內容豐富的課件,印發了關于《紅樓夢》的介紹資料,讓學生在課下預習這一課。我自認為,準備得很充分。但上過之后,我發現,效果并非我預期的那樣。
經過征求學生的意見和自己的分析,我發現自己在講這一課時存在如下問題:
1.文本比較長,因此我安排了3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播放與課文節選相關的內容;介紹曹雪芹與《紅樓夢》前五回的內容;簡單把握情節結構。但我在介紹前五回內容時,過多聯系了整部作品的相關內容,結果,結束得有些倉促,這是這節課最大的失誤。
2.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了解賈府環境,賞析王熙鳳的形象。整節課講得很順利,目標也完成了。但我發現我說的很多,學生參與得不夠,學生學得很被動。
3.第三課時主要是比較賈寶玉與王熙鳳出場的不同,賞析寶玉、黛玉的形象,總結人物塑造的方法。這節課我采用的是多媒體的形式,賞析寶黛形象時,還補充了一些與之有關的內容,目的是想讓學生對這些人物有更全面的了解。但我發現,學生在總結黛玉的形象時有些偏頗,黛玉形象的某些特點其實在這節課中并沒有表現出來,我知道,是我拓展得過了,有些脫離文本。
這一課結束之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反思:(1)越是名著、名篇,越要注意立足文本,否則,分析人物形象時就會出現偏頗。(2)朗讀不夠。為了能完成教學目標,說得比較多,分析得多,因此學生朗讀得就少,這是比較失誤的。語文課離不開對語言的品味,不單是詩歌、散文需要朗讀,小說也需要朗讀,《紅樓夢》這樣的經典尤其要反復朗讀,認真品味。(3)課件制作要“務實”,不能一味追求視覺效果,應該以實用為主,讓學生真正有所得。
總之,教師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學生真正“吃飽”、學好,就必須時時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深刻的反思,讓教學反思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常態,這樣教師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作者單位 河南省汝陽縣實驗高中)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