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小學低段寫話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是中小學作文教學的重要基礎。《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的要求是: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與以往的教學大綱相比,低年級的寫話明顯降低了難度,強調了學生寫話的興趣和個性化的感悟體驗,這與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理念是相吻合的。但是,目前的小學生,特別是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低,能力差,這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
【關鍵詞】小學低段;作文教學;教學水平
一、不重視
目前的小學教學活動過程中,低段的語文教學中只重視識字教學,忽略了作文啟蒙訓練,到了高年級,作文水平自然也不會很高。要使學生在作文方面有所提高,首先要認清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這里包括兩層意思,一層是小學生作文的性質,一層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課標”中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是訓練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出來,作文教學的最重要的性質是訓練,作文教學要體現(xiàn)訓練過程。很多老師對這兩點認識不夠,沒有在自己的教學中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目前低段作文教學中存在的比較普遍的問題。
二、要求不明確
我們也應該看到,《語文課程標準》對低段寫話中語言本體方面的要求采取了模糊處理的策略,除了運用詞語、學習使用標點符號外,對諸如“語句完整、通順、連貫”等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要求均未明確提及,這就給第一線的語文教師在具體操作上帶來一定的困惑,如處理不好,很可能給高段的習作教學留下隱患。這也是低段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小學作文教學長期存在個兩難問題:在語言表達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有可能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強調興趣,降低語言表達的質量要求,又會影響小學作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低段隨意寫話中形成的不良言語習慣很可能制約后續(xù)的寫作教學。在長期的低段教學過程和教學經驗來看,我認為低段寫話教學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既要用寬容和欣賞的心態(tài)評價學生寫話的內容,珍視童真童趣,又要用發(fā)展和關懷的價值觀重視學生寫話中的語言質量問題,打好語言文字基本功。
三、老師拔高要求
長期以來,小學作文教學領域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作文教學(包括寫話)就是為了使學生完成一篇篇作文,即以成段成篇的“作文成品”為終極目標,而對“作文成品”的評價,又主要看其思想內容是否新穎、獨特,構思是否完整、巧妙,至于語言文字方面,則屬于可以“技術處理”的范疇。優(yōu)秀作文集里的優(yōu)秀作文有幾篇是沒有經過教師或編輯“技術處理”過的?這種輕描淡寫的“技術處理”暴露的恰恰是小學作文教學的軟肋——正是在這種教學價值觀引導下,不少教師往往為學生能寫出一篇內容豐富、構思奇特的優(yōu)秀作文而欣喜不已,而對眾多內容平淡、構思一般的習作則感到煩惱和無奈。尤其是這種功利性價值觀自覺不自覺地自上而下傳導到低段寫話教學時,就有了拔苗助長式的“低段提前作文”教學思潮。就我們學校的現(xiàn)狀,我們有的教師在一年級起就讓學生寫日記,天天寫幾句或一段話,把有的學生搞得沒有辦法,有的在家大哭大叫,有的家長沒有辦法就去買一些優(yōu)秀作文之類的書干脆叫孩子抄別人的文章,這恰恰違背了課標的目的,老師拔高了要求,讓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畏懼心理。這是造成以后的作文教學難和學生怕寫作文的主要原因。
四、書面語言匱乏
作文屬于書面言語表達的范疇。口語和書面語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兩個言語系統(tǒng),口語主要是語義和語音的聯(lián)系,并有口語交際語境的支持,而書面語則復雜得多,除了識字滯后這個障礙外,還有書面語自身的一系列要求。兒童經過幾年學前教育生活,口語系統(tǒng)已初步形成,并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交際的需要。而書面語系統(tǒng)才剛剛起步,因此,低段寫話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零起點教學,特別是農村學生,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是什么呢?如果老師再提出過高的要求,無疑是對學生心理能量的挑戰(zhàn)。一旦這種心理能量消耗超出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學生就自然會產生一種畏縮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加強低段學生的書面語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主要任務,也是改善當前小學,特別是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水平低下的主要手段。
眾所周知,低年級兒童的書面語表達明顯落后于口頭表達。這個時期的學生缺乏必要的寫作知識、技能,大量會講的字詞不會寫、不會用,會寫的字又不能滿足完整表達的需要,尤其是思維發(fā)展的滯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書面表達的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要低年級學生學習作文,無論理論多么堅定、新潮,在實踐中都是要碰壁的。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不能以個別智力和語言發(fā)展超前兒童的特殊表現(xiàn)或成功經驗來代表全體低年級學生,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低段寫話教學自然應以大多數(shù)學生語言發(fā)展的特點為參照系,建構以“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的低段寫話教學應有的形態(tài)。
總之,在目前的農村小學語文低段作文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怎樣有效的改進這些問題,真正提高低段作文教學的水平,重視寫話教學,重視寫話的語言質量,不輕易提高作文的要求,減輕學生的作文畏難情緒,不僅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需要,而且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為學生終身學習與生活奠基的人文關懷。
成長·讀寫月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