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冬香
【摘要】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俗稱“新三板”市場。隨著“新三板”的成立,我們會計師事務所在提供審計及咨詢等相關業務時面臨著新的機遇及挑戰,在關注審計重點時需要轉變思路,適應“新三板”審計業務的特點,以便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
【關鍵詞】新三板 審計 內部控制 會計失真
隨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設立,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得到了進一步的建設發展,中小企業金融環境得到了改善。
新三板將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進入資本市場的平臺,而且其未來市場容量巨大,作為在會計、審計財務、稅務、金融、組織管理等方面具備專業優勢以及人才優勢的會計師事務所,無論是擬進入市新三板市場的企業的財務盡職調查及審計工作,還是已經進入新三板市場的企業的財務盡職調查以及審計工作,將面臨著新的市場機遇以及新的挑戰。新三板企業的審計環境既不同于主板、創業板企業的審計要求,其掛牌條件不同于主板、創業板有類似資產、盈利指標等要求,但新三板的掛牌公司多處于成長期,業績波動大,發展不確定性高,對于其信息披露有更嚴格的要求。本文從實務操作角度出發,結合實踐,對于新三板企業審計工作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審計工作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展開分析討論,為同行更好的開展新三板企業的審計工作提供借鑒。
一、新三板企業常見問題
(一)歷史沿革常見問題
新三板企業歷史沿革中常見問題主要有:公司出資存在代驗資;大股東使用公司資產增資,如固安通信(430621),其大股東以公司使用的在其名下的土地增資,而前期土地轉讓款實則由公司代付;實物出資未進行資產評估,如四維傳媒(430318)、江揚環境(430320);國有股權程序上存在瑕疵,如瀚遠科技(430610),發起設立股份公司和股份公司第一次增資時,公司未取得國資管理機構出具的關于國有股權設置及同意科創公司放棄優先增資權的批復;增資協議含對賭協議等。
(二)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問題
新三板企業掛牌前往往公司控股股東經營與公司相同或者相似的業務,且與公司公私不分,資金往來頻繁,存在占用公司資金、資產或其他資源的現象。
(三)財務基礎規范及內部控制制度方面問題
新三板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管理基礎薄弱,對資產權屬問題重視不足,企業法人主體意識不強,資產權屬不清。表現為:公司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不分、同一控制下各不同公司法人財產不分、同一實際控制人名下的各關聯公司存在交叉持股現象。
擬入市新三板企業大多發展前景較好但相對規模較小,往往財務人員崗位設置不合理,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不獨立,有的財務人員一人身兼幾家關聯公司的賬務處理。企業未制定規范的會計核算流程,存在“重出納輕財務”現象。缺少定期實物盤點、往來賬項核對、長期資產清查等清查盤點制度。為了避稅存在賬外循環資金體系,公司大量現金收入存入個人銀行卡,如農林牧副漁等行業。原始單據不完整、不規范,會計單證的制作、傳遞、審批缺少必要的控制制度,會計政策不連貫,會計核算隨意調整較為常見。
(四)會計信息失真
新三板企業為了達到入市條件,在會計信息方面易存在虛假現象,主要有:第一,收入確認問題。通過自行定價,自買自賣以達到虛增收入、虛增資產的目的。第二,會計估計變更合規性和合理性問題。壞賬準備或者資產減值計提缺少充分性和合理性。如某化工企業,2012年年報顯示,其3年以內的應收款項的準備金計提比例均為1%,而同行業兩家上市公司華魯恒升和東華科技一年以內的應收款項計提比例分別為6%和5%。
二、審計重點
(一)收入、成本發生的真實性
新三板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其收入成本的真實性需要我們審計人員著重關注。大多數企業按照開票來確認收入,往往存在人為調節收入成本的問題。
在識別和評估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假定被審計單位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舞弊風險,并評價哪些類型的收入、收入交易或者認定可能導致舞弊風險;關注新業務或新產品收入的合理性;關注微利情形下收入的真實性;考慮重大資產置換收入確認時點的恰當性。
收入確認時點及方法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核算過程是否清晰并有充分的依據支撐,這些都成為關注的重點。
審計時,注冊會計師必須穿行測試其銷售合同、出庫單或驗收單以及發票等,測試生產成本系統的有效性,根據貨物的特點對交付情況或者工程的完工情況審慎確認。
(二)關注存貨相關風險,嚴格履行充分必要的審計程序
注冊會計師要高度重視存貨監盤的重要性,對財務報表存在重大影響的存貨一定要安排足夠的審計人員現場監盤。由于被審計單位存貨性質或位置等原因導致無法實施監盤程序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能否實施有效替代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證明期末存貨的數量和狀況,否則,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其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切忌草率處理。
在被證監會查處的一個案件中,被審計單位存貨占資產總額三分之一,存放在租來的特定場所,盤點人員無法進入盤點,需要將存貨搬出后才能進行,但是搬動需要較大“中轉”場所,且工作量大,并可能導致一定數量破損。針對被審計單位提出來的盤點存貨的困難,審計機構出于對客戶“理解”,實施了替代審計程序,即通過測算該存放場所的容積估計存貨數量。但在估算中無法對該場所是否充分排列堆滿、是否全部為該種存貨、存貨是否完備無缺等關鍵事項驗證,甚至無法確定用于估算的圖紙是否和該場所實際一致,草率確認了被審計單位的存貨,結果導致出現重大審計問題。
(三)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
要考慮關聯方交易是否有合理的商業理由,交易價格是否公允;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可能導致的潛在重大錯報風險保持合理懷疑,對管理層凌駕控制之上的風險始終充分關注;關注管理層以前是否存在不披露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情形,顯示可能存在關聯方關系或者關聯方交易的記錄或文件(如與主要客戶交易集中年底發貨、開票、收款);對異常重大交易,應作為特別風險,實施特別的、有針對性的審計程序。
對隱蔽關聯關系保持高度敏感,防止關聯交易非關聯化。這種情況下交易對手方通常不是依照企業會計準則能明顯判定的關聯方,其關聯關系具隱蔽性,這需要注冊會計師對各異常保持高度敏感。在被證監會查處的一個案件中,被審計單位部分銷售業務沒有運輸單據只有發貨單,且單位簽收人為公司出納,注冊會計師未能謹慎、綜合考慮這些異常現象,導致未能發現該出納實則為公司的關聯人及交易對方實質上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影子公司”這一重大舞弊行為。
(四)資產減值問題
要特別關注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確認,考慮減值準備計提期間是否適當;考慮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影響較大行業的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如產能過剩行業的固定資產);考慮期后事項對資產減值計提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13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審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