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琴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交際,自新課改把“聽聽說說”改為“口語交際”后,“說”成為英語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對于農村的多數學生來說,其口語交際能力較弱,學生不會說或不愿說,導致英語教學課堂冷場,老師唱獨角戲的局面時有發生,這種結果多數是因為在長期英語教學中,教育教學者忽視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所以,筆者針對當前農村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進行深刻的研討與反思,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就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農村初中英語口語交際的問題
(一)新教材與舊的評價機制的沖突。
新教材突出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新牛津英語教材淡化了語法教學,教學內容多數圍繞學生身邊的人和事,貼近學生生活,為英語語言的習得提供良好的素材,讓學生有話說。因為評價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依舊以筆試為主,雖然英語口語分數納入中考分數,但一來分值較少,二來還是臨時地規定范圍的死記硬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際”,所以校方、家長、教師及學生都重視不夠,還是以學生應試的筆頭成績為重,輕視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導致平時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流于形式。
(二)師資水平的薄弱。
各中學的英語教學的師資水平不均,農村中學更存在這一問題。英語不是母語,部分老師英語素質不高,自身能力不強,很多老師通過函授取得學歷,但學歷不代表能力。英語是一門語言,只有通過聽說讀寫等專業的強化訓練,才能規范語言文字。另外,有些老師在工作生活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故步自封,不增長英語知識,聽讀能力逐漸下降。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學語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口語,有些教師語音不標準,教學過程中夾帶方言,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三)英語口語交際氛圍的缺失。
交際教學思想的倡導者歐萊特曾說:語言學習的成功在于將學生放在一個有效的口語交際的環境之中。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家庭中根本是用不到英語交流的,真正對英語語言的習得,主要來自于英語課堂有限的時間,其他時間的英語情景教學幾乎沒有,缺乏適當的語言環境,所以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難以發展。
(四)農村學生的現狀分析。
任何時候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但農村學生普遍膽小、害羞、自信心不夠,怕遭到老師學生的嘲笑,情愿動手做不愿動口說,這讓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更是舉步維艱。另外,雖然很多家長知道英語的重要性,但他們的認知還停留在滿足自己孩子的升學需要,多數家長還是認為英語學習最是無用的,對今后的生活工作沒有多大幫助,久而久之,學生受到家長的影響,失去學習英語的熱情,缺乏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
二、提高農村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對策
(一)校方重視,教師提升。
實際教學操作因“以校為本”,“以人而異”,所以一方面校方應針對本校學生的特點,在日常教學管理中重視英語口語教學,積極營造學習語言口語交際的氛圍,設法改變師資現狀,培養能教會研的英語教師。另一方面,要促動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法和評價手段,打造高水準的英語教師隊伍。教育界專家認為,沒有專業的引領的教學,只是同水平的重復。除此之外,校方更應為學生提供英語口語交際的真實情境,促進學生開口表達,克服心理障礙。
(二)突破常規,形式多樣。
采取多樣的口語交際形式,培養學生的表達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怎樣有效做到這一點呢?
1.營造師生和諧的學習氛圍
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表現不佳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內心緊張恐懼,害怕出現語音、語調和用詞不當等問題,從而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得不到同齡人的認可。因為這一心理,導致很多情況下學生不能理性思考和認知,出現頭腦一片空白,無法進行口語交際。所以,這就需要教師擁有細膩敏感的心,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師生情感交流的和諧,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給予學生及時到位的鼓勵和評價。
2.擴大語言輸入量
口語交際主要是英語輸出過程,很多學生的理解能力很好,但在表達時,由于單詞、短語和句型缺乏,影響口語表達,往往結果就是詞不達意。為了有效提高口語表達的流暢性,要加大學生英語語言的輸入量,采取多樣的訓練形式,如1分鐘競賽背誦、異組兩兩對話、小組競賽等形式,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表達信心并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3.高效利用課堂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豐富的教學活動形式,每堂課前播放學生感興趣的英文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the rythm of the rain等經典英文歌曲,或開課前5分鐘做個Daily report,讓每個學生都有開口的機會,說一說他們身邊的事或人或好的故事,然后讓其他學生給予評價,把課堂交給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新牛津英語教科書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應充分利用,讓學生朗讀課文、改編對話,鼓勵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多媒體的身影開始出現在農村課堂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工具,通過這一載體向農村學生展示新穎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拓寬視野,增長知識,為學生學習語言創設真實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有話可說。
三、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綜上所述,在培養和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認識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在交際中運用,所以英語教師要重視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在英語課堂里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情景對話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興趣與能力,最終使學生獲得的語言知識有效地轉化為口頭表達能力。在農村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真正認識到阻礙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實質,采取相應的對策,不斷實踐,勇于探索,才有希望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得以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