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星
摘 要: 在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強化閱讀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選擇材料時盡量遵守興趣性、分層性、相關性、多樣性等原則,并在閱讀實施過程中注意精讀與泛讀結(jié)合、朗讀與背誦結(jié)合、整體與局部結(jié)合。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課外閱讀 教學指導
語言學習首要的是詞匯積累和文化了解,閱讀是讓學生增加詞匯和了解文化的最好途徑,所以在英語學習中,閱讀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學習形式。閱讀分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nèi)閱讀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主要學習閱讀的方法;課外閱讀則是對閱讀方法的具體應用。課內(nèi)閱讀量有限,不能滿足英語學習的需求;課外閱讀是開放的,涉及的面很寬,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英語水平提升的需求。但是,正是課外閱讀面比較寬、量比較大,學生在實際操作時很可能因不得法而致盲目閱讀。因此,英語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進行必要的指導,就初中生而言,課外閱讀指導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一、提升閱讀意識,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活動主要是自主式的閱讀,老師難以現(xiàn)場監(jiān)督,主要靠學生的自我管理。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學生自覺閱讀,必須使他們有較強的閱讀意識。那么閱讀意識如何形成和提升呢?一方面,要使學生明白閱讀對自身英語水平提升乃至個人綜合素質(zhì)提升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要設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在閱讀中體會到知識帶來的種種樂趣。
僅有閱讀意識還不足以使課外閱讀有良好的收效。除閱讀意識外,學生還需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要從日常細節(jié)抓起。比如引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然后嚴格執(zhí)行計劃,定期完成閱讀任務,時間長了,慢慢就成了習慣。此外,還可以盡可能地利用各種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可能。比如在教室中布置英語角、與學生一起閱讀和討論、帶領學生到圖書館閱讀相關報紙等。為使學生的習慣得以維持,一般要設法讓學生在每次閱讀或每一階段閱讀后有成就感。為此,教師應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分享閱讀成果,比如組織閱讀成果交流會、定期寫讀后感等,讓學生交流閱讀成果的方式目前很受歡迎,很多老師都在積極采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在讀后交流中,一方面心理上獲得滿足,另一方面享受與人分享的快樂,再者可以在分享中提升自己的閱讀體驗,深化自己的思考,從而使閱讀有更進一步的深度。通過這些形式的強化,學生的閱讀習慣就會慢慢養(yǎng)成并得到鞏固發(fā)展。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
可供課外閱讀的材料可謂浩如煙海,但學生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都涉及,因此,教師對閱讀材料必須有所選擇。一般而言,閱讀材料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興趣性原則
學生不感興趣的材料,如果你強迫他閱讀,那么不但沒有收效,反而會使學生失去閱讀的耐性和興趣。據(jù)筆者了解,現(xiàn)在很多學生喜歡《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老師們不妨推薦試試。
(二)分層性原則
由于成長環(huán)境、先天因素等的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自然不一樣,表現(xiàn)出的英語基礎水平不盡相同,因此閱讀能力有強有弱。面對這個現(xiàn)實,教師在課外閱讀指導上自然不能一刀切,需要按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實施指導。一個老師面對的是一個不小的班級,對每個人都做到個性化指導顯然是很難的,也是不可能的。為此,可采用分層指導的方式,即把學生按水平狀態(tài)分成不同層次,比如分為高中低三層,然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層次的閱讀材料。如此處理,才能確保所有學生都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
(三)相關性原則
所謂相關性原則,是指所選的課外閱讀材料要盡可能地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而且最好是同步相關。比如課堂教學涉及歐美教育問題,可以找一些有關歐美教育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材料。
(四)多樣性原則
給學生的閱讀材料不能單一,而應當多樣化,盡可能涵蓋英語學習的各方面,比如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主題都可以考慮安排一些,體裁上也盡量涉及各種文體。
三、講究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一)課內(nèi)精讀與課外泛讀結(jié)合
一般而言,課內(nèi)閱讀要精讀,重點是從中學習有關詞匯、語法、修辭等語言知識。在此基礎上,配合課外泛讀。課外泛讀的主要目的是開闊視野,深化語言知識理解和應用。教師應對課內(nèi)閱讀精講,對課外閱讀就只需在方法上予以指導。
(二)朗讀與背誦結(jié)合。
對于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短小美文,應盡力做到背誦。對其他稍長的文章,則應盡量大聲朗讀。背誦與朗讀配合,可以使語感得到較好的培養(yǎng)和熏陶,也可以使一些常用的表達結(jié)構(gòu)逐漸內(nèi)化為一種自然的能力。
(三)整體與局部結(jié)合
在課外閱讀中,對文章要有整體的把握,同時也要有局部的細讀品味。整體上,重點領會文章的結(jié)構(gòu)特點、行文風格、主要內(nèi)容等;局部看,主要注意其中關鍵的實詞、虛詞的運用,以及這些詞語運用與情感表達等的關聯(lián),在特定句子中某個關鍵詞的意義變化等。整體與局部相結(jié)合,才有可能使閱讀富有成效。
綜上所述,在英語的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強化閱讀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選擇材料時盡量遵守興趣性、分層性、相關性、多樣性等原則,在閱讀實施過程中注意精讀與泛讀結(jié)合、朗讀與背誦結(jié)合、整體與局部結(jié)合。
參考文獻:
[1]李宗強,張萌.初中學生英語學習風格調(diào)查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0(4).
[2]張青.開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J].中學英語之友,2010(4).
[3]景方珊.淺論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