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英姿
【摘要】高校聲樂教師作為音樂教育工作的授業者和傳播者,其能力素質和修養在高校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21世紀新時期的高校聲樂教師該如何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應具備那些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每位高校聲樂教師職業發展道路上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師;能力素質;音樂教育;高校教學
聲樂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高校聲樂教師的能力素質直接影響到聲樂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21世紀是多元化文化沖擊、信息快速增長的時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對于培養人才的標準和規格也在不斷提高。中國有句古話:
“名(嚴)師出高徒。”大意是老師的水平高、要求嚴才能教育出高水平的學生。因此,當前高校聲樂教師在時代的發展大潮中應具備哪些能力素質呢?
一、高校聲樂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和個人修養
(一)熱愛教師崗位,以教師為終生職業為目標
無論哪行哪業,干一行愛一行,作為一名高校聲樂教師首先就要有良好的師德,要熱愛自己選擇的教師崗位。深知教師這個職業之神圣和重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名教師的言行舉止、品德氣質直接影響到從教的每位學生。因此,筆者認為首先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師貌,且有為教師這個職業奮斗一生的理想是作為新時期高校聲樂教師首要具備的條件。
(二)教師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
聲樂教師雖然較其他的文化課程不太一樣,教授的是聲樂演唱的技能技巧以及聲樂理論,但教學中不能僅局限于技藝的傳授,我們應將聲樂與文化結合起來,避免學生重技藝輕理論和文化知識。一個演唱者的文化修養直接決定了他的演唱水平。如一首歌曲的演唱教學首先要了解其發生的時代背景、作者創作的目的以及創作者以什么樣的角度、什么樣的手法來進行創作,演唱時應根據間接了解到的民俗文化、音樂文化、歷史文化等等從深層次的理解中進行演唱,相信學生對于作品演唱的理解就不會僅停留在音樂本體的表層面上。因此,良好的文化修養是聲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拓寬知識面的基石。
二、聲樂教師應具備較強的專業業務能力和心理溝通能力
(一)聲樂教師具備較強的演唱示范能力和溝通能力
聲樂教學是一門集實踐性、理論性、知識性于一體的專業課程。那么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直接演唱示范就成了學生的直接感知。良好的聲樂演唱示范能力首先可以樹立起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作用,讓學生直接近距離地領略到了聲樂藝術的魅力和教師的風采,吸引學生對聲樂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激情,教師無形的言傳身教會影響到學生成長一生。反之,不但不能起到榜樣的作用,也會令學生產生懷疑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良好的配合,首先從心靈的信任開始,學生認可老師的演唱水平和學識就會佩服教師,按照教師的指導和要求去做,而學生對于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在內心里產生了懷疑,勢必會產生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聲樂教師除了具備較強的示范能力外,還需具備心理溝通能力。聲樂教師課堂上不僅要傳道授業,課下要關心愛護學生,良好地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把握其個性特點,真正做到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聲音特點、不同的個性本質,因人而異,因才施教,正確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聲樂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聲樂教師應具備較好的鋼琴伴奏能力
聲樂課的教學離不開鋼琴伴奏。學生的練聲演唱都需要教師通過鋼琴這個輔助性的教具完成,因此,聲樂老師的鋼琴伴奏能力也直接影響學生演唱心情和演唱效果。良好的鋼琴伴奏可以在情緒上和音樂感受上帶動學生的演唱,而聲樂教師結結巴巴的彈奏會破壞學生演唱的心情和感受,也打破了音樂形象的連貫性、持續性和創造性。時代在進步,學生的素質在不斷提高,學生對于高校聲樂教師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攀升,能有較強的視奏能力是作為一名高校聲樂教師能力素質的重要體現。
(三)聲樂教師具備課堂教學和教學改革能力
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學,根據聲樂教學的特點和規律,新時期的聲樂教師除了要有過硬的聲樂演唱技術、熟練的聲樂理論和教學理論外,還要掌握聲樂專業教學的方法和傳授知識的本領,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合理運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
1.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聲樂學科的抽象性決定了聲樂教師必須具備將抽象的發聲理論和專業術能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性的語言,啟發式地表達出來,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2.良好的聲音聽辨能力。聲樂具有不確定性因素,對于聲音的形象、聲音感覺的對錯都憑借聲樂教師的一副好耳朵有敏銳的辨識度。如果聲樂教師不能及時指出學生聲音存在的問題也就不能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勢必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聲樂教師務必具備良好敏銳的聽辨能力。
3.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高校聲樂專業的學生目前基礎薄弱、演唱水平參差不齊,這要求聲樂教師要因材施教,每個同學的不同問題需要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解決。而且教學內容上根據學生學習的進度以及存在的相關問題給予不同的曲目幫助改正和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
4.具備教授個別課、集體課的能力。近年來的聲樂教學改革,促進了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的不斷優化,使得聲樂個別課和集體課并存于教學過程中,而聲樂教師無疑必須具備這兩方面的能力,必然要求聲樂教師要有更強的教學綜合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以保證教學按計劃順利完成。
(四)聲樂教師具備獨立科研能力
高校教師的工作任務有教學、科研和管理這幾大塊。能正確地處理好教學、科研和管理這三方面的關系,對于青年聲樂教師職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聲樂教師要能堅持教學促科研、科研促教學的原則,將工作中思考的問題能從理論的高度進行提升,不僅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相反也能提升個人的思維能力和文字功底。作為高校聲樂教師只會教課是一名教書匠,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將被社會所淘汰。不僅會授課,而且能很好地進行科研工作才是新時代對于聲樂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聲樂教師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爆炸的時代,聲樂教師要掌握獲取信息技術的能力,能快速地查找出教學中所需要的知識,為課堂制作相關的PPT課件,都是為輔助教學提供良好的服務。一個新時期的聲樂教師如若固步自封,不努力學習,那么勢必會被社會和學校無情淘汰。因此,作為一名聲樂教師,要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不僅拓寬了自身的視野,也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榜樣。
四、聲樂教師具備前沿的觀念創新能力
新時期的聲樂教師能夠通過借助現代化科技手段的力量,獲得當前學科前沿動態,同時有意識地走出去積極與同行和兄弟院校的聲樂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更新了教學觀念和思維觀念,為教學改革和創新提供了保障,要有大膽的魄力和寬闊的專業視角,為高校聲樂教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貢獻自身微薄之力的決心和動力,相信努力做到以上幾點,一定能夠成為聲樂教育事業的中流砥柱和中堅力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聲樂教師自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積極地更新知識和觀念,有強烈的創新精神,把教師這個職業當作終身奮斗的目標,同時配合學校堅持人才發展的戰略,在職業規劃發展和成長中不斷重塑自我提升自我綜合素質能力,為高校聲樂教學事業的向前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喻宜萱.喻宜萱聲樂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4.
[2]談高校聲樂教師教學中素質與能力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