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下流行音樂風靡全球,大量青少年都是流行音樂的鐵桿粉絲,大量青少年缺乏辨別真偽的慧眼,不知道流行音樂準確的概念是商品音樂,是以贏利為主要目的,它的市場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而高雅音樂乃世界藝術寶庫的瑰寶,經常聆聽可以使人心胸豁達,氣質優雅,音樂大師的音樂雖然好,但由于時空的距離學生還是會覺得難以理解。文章主要闡述了怎樣引導學生愛上高雅音樂。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課堂氛圍;想象力
一、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喜歡高雅音樂,只有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歌星偶像來引導,拉近同學們的距離。所以在賞析《第九合唱交響曲》時,我選擇龔琳娜、庾澄慶等夢想合唱團演唱的歡樂頌來導入《第九合唱交響曲》,使古典音樂有時代感,激起學生的熱情。通過觀看快閃令人感動的貝多芬激發對交響樂的認同,對各種樂器音色的了解。實踐證明這是明智之舉,因為我教16個班,有的班級我用明星的演唱做導入,有的按常規教學,很明顯前者的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興趣更濃。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獨角戲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
例如在上俄羅斯民族風情時,讓每組同學講出他們的課前預習情況,每組都講得很透徹,而且很仔細,比如在欣賞《荒山之夜》時我會讓學生聯想一下荒山的夜晚是什么樣的氛圍、場景,置身荒山之中會有什么樣的心情,該用什么樣的色調、音響、樂器來表現,假如你是穆索爾斯基,你會怎么表現魔王、骷髏、幽靈。又比如在欣賞《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時我讓同學去想象一下魯斯蘭的外表形象,有同學用玉樹臨風來形容,也有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來形容,還有用雄姿英發、高大威猛來形容,我問同學為什么你們都覺得魯斯蘭身材高大、武藝高強、相貌出眾、騎著快馬、風度翩翩?而不是覺得他像武大郎一樣一米五左右,相貌丑陋呢?我這樣一問,學生笑倒一大片,學生說音樂的速度很快,所以感覺魯斯蘭身騎快馬、縱馬馳騁;這段音樂很有力度,所以魯斯蘭打起妖魔象李小龍一樣速度極快,風馳電掣,又穩,又準,又狠;這段音樂有休止,所以魯斯蘭為人干脆利落,非常干練;音樂的旋律線條是向上的,所以魯斯蘭應是積極向上,不畏強暴;綜合以上幾點,魯斯蘭是正面人物的代表,是真善美的化身,所以音樂刻畫出來的魯斯蘭應該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聰明正直、武藝超群。
在講鼓樂鏗鏘時,我們找來了打擊樂,臉盆當鑼;筷子當槌;厚紙盒當鼓;兩個小鐵碗當叉;這些打擊樂非常原生態,我讓四組學生去做打擊樂組合,臺上的同學們配合的得非常默契,在演奏鍋碗瓢盆交響曲,臺下的同學爆笑一團,還有同學掏出手機為幾組同學拍照,課堂氣氛相當活躍,讓學生敲擊龜兔賽跑中烏龜和兔子的形象時我覺得學生特有創意,他居然能想到小兔子睡覺時鼓應怎么敲,他居然把小兔子睡覺時的呼吸都形象的表現出來,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我感覺學生真是太有天分了!
三、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
想象力和聯想力是音樂欣賞者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是欣賞教學中帶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在欣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豐富想象力,引導他們準確地體驗音樂情感。
記得在鑒賞肖邦的《革命練習曲時》,筆者讓同學講自己的理解感受,一位同學說那不是一尊藏在花叢中的大炮,分明是一排排的機關槍向敵人噴射者憤怒的火焰。在鑒賞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時,一位同學總結說,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在于他們也是凡人,但他們總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不管順境還是逆境都當成是上天的恩賜,都能化成不朽的作品,另一位同學總結說偉人他們并不關注個人的痛苦,而是關心人類國家的命運,他們的心裝著整個世界。在鑒賞《高山流水志家國》時,聆聽完《流水》一位同學說他仿佛置身于水之中,感覺到雜念頓消,仿佛靈魂被水洗滌凈化,也有同學說他感覺意境高遠,淡泊名利,內心寧靜。我聽完第一個感覺就是弟子未必不如師。
四、營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
要想上好音樂欣賞課,融洽的師生關系也是關鍵。在課的組織安排上,可采取師生互動的方法,教師要善于溶入學生中,充分營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這樣就給了學生敢想敢說的環境,老師要善于鼓勵學生發言,即便回答錯誤,也要以婉轉的口吻安慰鼓勵,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學生就會毫無顧慮地展開想象的翅膀,對學生的創造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條件,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創造美的自我審美活動中。
作者簡介:趙艷峰,女,1997年畢業于河南大學音樂系,本科學歷,學士學位,曾有多篇論文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