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華
[摘要]我國的高職教育是近幾年來發展最快的一種教育類型和教育層次,由于受辦學時間、辦學條件的限制和市場經濟的影響,大部分高職院校為了追求招生數額和就業,強調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崗位能力的訓練,忽視學生的職業道德、心理健康、創新精神等素質的塑造。實踐證明,高職學生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外,還應具備全面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詞]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高職教育;高職院校;職業教育
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充分運用音樂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學生在感受音樂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融入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理想教育,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提高學生的審美,來促成青少年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學校實施美育最重要的內容和途徑。當今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不足與高職院校飛速發展的形勢是極為不協調的,如不重視與改進,很難培養出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具有淵博的學識、健康的身心,全面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從而制約著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本文就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談三點粗淺的認識: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科學合理地制訂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
音樂教育在培養人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智商、對人聯想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都是其他教育所不可取代的。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充分利用音樂教育及音樂文化的功能,對學生以樂輔德、以樂益智、以樂促體、以樂怡情。作為高職院校的領導和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到校園音樂文化建設對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加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納入到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學校教育資金要適當向校園音樂文化建設方面投入,比如建造音樂活動場地和音樂教室、添置樂器、優化師資等;結合自身的實際,成立專門的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另外,要長遠規劃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內容和現實措施,以保證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得到持續的發展。
二、加強高職音樂藝術課程體系的建設
音樂藝術課是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基本形式,學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課組織學生系統地學習音樂基本理論和音樂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說過:“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養一些少數偉大杰出的所謂天才,而是希望透過音樂教學,把每一個小孩都提升到擁有一顆高貴的心靈與完美的人格到極優秀的程度,而事實上也是每一個人所追求的目標。”因此,高職音樂藝術課程體系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面向全體學生。要根據學生所學專業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并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情境,要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以單純的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是讓學生在學習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廣泛地了解音樂文化的內涵,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高職院校公共音樂課程的開展與實施必然帶動全體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從而推動校園音樂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三、創設高雅的校園音樂文化環境
近年來,良莠不齊的流行音樂充斥校園,好的音樂作品,給學生以鼓舞、教育和美的享受。與此同時,一些格調不高、低劣的音樂則在不知不覺中降低了學生的藝術審美,導致學生早戀,思想消沉,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校園是學生生活、學習的場所,隨著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的現代教育設施被逐步引進校園,我們應結合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學會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來優化校園音樂文化環境,對學生潛移默化的進行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具體方法如下:
(一)讓高雅的音樂彌漫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首先,通過校園電視臺或廣播臺在固定時間段播放一些優秀的歌曲或樂曲,內容可以是《××音樂漫談》《××音樂欣賞》等;其次,把晨起、就寢、上下課煩躁的電鈴改成溫馨的音樂鈴;最后,學生就餐時可播放一些優美的背景音樂等。總之,讓優美的音樂浸潤學生的心田,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獲得美感,提高音樂鑒賞力。
(二)讓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
以走廊、墻壁、黑板報為平臺,展示音樂家的畫像并附上其生平簡介、代表作品;或展示某些樂器的圖片,附上該樂器的介紹及演奏名家名曲等;還可以展示關于音樂的名言,如“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貝多芬”等,為豐富學生音樂知識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音樂文化活動
校園音樂文化活動是課堂音樂教育的延伸。它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邀請藝術團體為學生表演、邀請專家進行音樂講座、舉辦“校園音樂節”和“校園歌手大賽”等,還可以以某些節日為契機舉辦文藝匯演,如“五四”、“七一”,通過了解這些節日的由來和意義,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學生在欣賞、表演、創作音樂藝術作品的活動中,學會以誠待人、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團結合作、遵紀守法等,同時張揚個性,發展能力。校園音樂文化活動營造了濃郁的校園音樂文化氛圍,極大地促進了校園音樂文化的建設。
(四)加強校園音樂社團的建設
音樂社團是豐富校園音樂文化生活,提高學生音樂文化品味和人文素養的園地,同時也是學生了解音樂、體驗音樂的窗口。通過音樂社團的建立,讓那些高品位的音樂熏陶和感染學生們,并使他們成為音樂課外文藝活動的骨干。根據學生的興趣可以成立多種音樂社團,如“街舞社團”、“吉他社團”、“聲樂合唱團”等。豐富的音樂社團活動為廣大學生課余生活和個人愛好提供了場所,成為高職學生個性品質發展的舞臺,也為校園音樂文化建設注入了活力。因此,要廣泛宣傳,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社團中去,并不斷規范社團工作制度,創新社團形式,提升社團檔次。
總之,高職校園音樂文化有利于高職學生個性的培養、心理素質的鍛煉、知識才智的增長和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面對目前的現實,我們應樹立科學的育人觀,與時俱進,探索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新途徑、新方法。搞好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不僅是育人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