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威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前進,初中英語教學不斷進行調整與改進,實現了巨大的提升。應該如何抓住這個機會呢?需要注意的有幾點:一、活躍課堂氛圍,創新教學理念。二、運用現代技術,提高教學效率。三、加強指導教育,鍛煉自學能力。四、優化作業布置,鞏固學習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學習能力
當初中英語遇上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教學進步不斷,可是好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去發現和創造。怎樣把一些好的教學理念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是目前不少教師所面臨的問題,那么,面對這個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一、把握課堂時間,提升學習能力
古語有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也可以用在英語教學上,好的課堂教學會事半功倍。所以,課堂上的時間是最基本的需要抓住的寶貴財富,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要使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應當注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學習視野。
1.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營造好的課堂氛圍
一個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教師的教學,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這就需要老師改變以往單調枯燥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學習或是參與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的活躍和快樂。學習單詞是學習英語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利用課堂時間在課堂上教好單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在這里,老師應該一改之前單一的教學方法。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按照接龍的方式一個一個地讀,先讀一遍再拼一遍單詞。這些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也能讓學生樂在其中。老師在教學上應該讓學生感覺到“English is fun”,而不是“English is difficult”。教師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指向標,教師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所以老師應該積極地去探索。
2.立足于新課改,以學生為主
當今的課堂已不屬于老師個人,老師要把更多的權力交給學生,做到以學生為主。教師應該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了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上課前,應當鼓勵學生自己預習,自己動手搜集與課文有關的學習素材;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課后,老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難點輔導,充實課下生活,為了讓學生學得開心,可以進行英語競答之類的小活動,使學生不會感覺乏味。在學生回答問題后可以適當地給予鼓勵:Very good!Well done!How good work you have done!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二、運用現代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大面積被應用于課堂教學。一則笑話、一個小故事或是一首英文歌曲,如果每天學生都能接觸到這些,就能引起學生的愛好。每天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來學習,學生一定會覺得非常有意思。
1.結合現代科技,提高教學效果
目前,大多數的學習都配置了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多利用這些技術來達到提高教學成績的目的。比如說可以開設一個英語角,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那里觀看英語書籍、練習英語口語、欣賞英文歌曲等。可以通過制作一些幻燈片來向學生解釋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單詞或者句子。比如說天氣,就可以放映一些圖片和動畫,陰天cloudy畫面顯示天空布滿烏云,天陰沉沉的。晴天sunny畫面顯示晴空萬里、艷陽高照。
2.完善教學體系,找到合適的方法
比如,可以多開展一些英語知識競賽,既能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又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定期的英語笑話大賽和英語歌曲串燒也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在十分輕松的情況下學習英語,而不是覺得學習英語是一件很復雜并且沒有意思的事。完善教學體系,找到合適的方法是學好英語的首要前提。
三、加強指導教育,鍛煉自學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一個優秀的教師需要具備多種能力,新時代的教師應該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先進的教學方法。
1.按照課改要求,指導學生學習
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們應該做的不是將知識硬塞給學生,而是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方法,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研究怎樣更好地學習。比如,學習比較級,由于其本身比較抽象并且難以理解,所以,老師應該運用新的教學策略,立足于新課改,形象地為學生解釋。可以在班級中找兩位學生,Xiao li is taller then Xiao hua.Xiao li is tallest in the class.當這兩個人站在學生的面前時,學生就可以通過形象的方式了解比較級了。
2.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善于自己去學習,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當教師感覺自己教授的語法知識枯燥時,可以多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調節課堂氣氛。可以多給學生機會,教師可以發揮一個“中介”的作業,通過拋磚引玉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感悟能力,讓學生品味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優化作業布置,鞏固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有不少教師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作業越多、越難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就會越有幫助。國家現在提倡“減負”,這就要求作業的多少和難度應該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
1.改變作業單一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老師布置的作業大多數是課本上的作業或者是課后習題,比如,抄單詞或者背課文。這些方法對學生學習是有幫助的,可是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布置課后作業,可以布置一些類似于寫英語日記、看英語類的雜志書籍或者是電視電影等。這樣的課程任務既人性化,又能讓學生學到知識,何樂而不為?
2.適當通過測試,鞏固學習成果
測試可以有利于檢測在一階段中學習的好壞,通過測試,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近況,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調整。還可以讓學生們準備一本“錯題本”,記下自己在測試和作業中不懂和易錯的題目,防止下次再錯。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新課改下英語教學收獲頗豐,這需要教師使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正確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No pains,no gains.
參考文獻:
金慧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建設新課程[J].教研,2011(4).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第十中學)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