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婷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目前課程改革中作文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才會有所成功,寫出好的作品。入學剛開始進行寫作時,不知道怎樣才能表達自己想要說的,只有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積累、掌握一定量詞匯的基礎上,才能寫出自己想要說的話,這就需要他們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做起。如讓學生寫一篇作文,題目為《一件開心事》,在進行寫作之前,先讓學生回憶什么事使他高興,并使他樂意去干。寫作時,寫出這件事使他開心的原因以及他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同學之間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此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其寫作欲望。
二、引導學生的寫作積累
首先,積累材料,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寫出好作文的前提是有內容可寫,習作素材的積累是寫作的基礎。習慣積累是在生活中長期養成的行為,有的是由生活規律決定的,有的是追求個人愛好形成的,有的是由生活環境影響的,以一種習慣作為線把生活中各種常規的卻總是被我們忽略的事物串聯起來,就有利于材料習慣的積累。其次,積累語言,讓學生會寫。語言不僅是口語交際的工具,而且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基礎。再次,積累方法,讓學生合理寫。學生有了豐富的材料,豐富的語言,還要有寫作技巧。小學生的作文,一般是記敘、描寫景物等,寫這類文章時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三、注重學生的閱讀
閱讀是間接觀察生活的手段。葉圣陶曾說:“書就是最好的例子,博覽群書是很關鍵的。”有一位詩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書運用到一定時候,文章自然而然就寫好了,筆下就會生花,其奧秘在于他們閱讀過大量的優秀作品,形成敏銳的語感。對于知識貧乏的學生來說,詞匯少而寫不出好的文章,就可以進行大量閱讀。閱讀是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學生會寫作,促進寫作能力,提高寫作的有效途徑。
四、加強作文指導、批改、講評
在確定寫作題后,學生不一定能理解領悟題意,順利進入狀態,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幫助,對學生進行指導。作文指導能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解決學生的寫作困難,讓學生不再怕作文,并主動寫作文。對作文指導的步驟:一是審題指導。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義,明白寫的是什么。二是立意指導。要求學生懂得立意的需要,立意的要求。三是選材指導。讓學生明白選擇什么材料為主旨服務。教師的指導方法得當,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給學生批改作文時,教師主要進行全面批改和重點批改。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全方位批改,教師瀏覽和學生批改主要鼓勵學生參與作文的批改,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同桌互改,讓學生發現自己的缺點與學習他人作文中的優點,達到互相提高、共同發展的目的。對于學生批改,教師盡可能用上鼓勵詞語,把作文中的閃耀點發掘出來,提高寫作能力。對于文章中存在的錯別字、用詞不當、句子不通順等,用上鮮明符號標出來,讓學生自己修改,培養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對于講評,鼓勵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委婉提出作文中的不足,說明文章存在哪些問題,如何修改,讓學生發表意見,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作者單位 河北省陽原縣揣骨疃中心校)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