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在交際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口語是英語學習中的一項基本技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因此提高初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勢在必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偏重語法結構的分析、講解及機械的句型操練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既違背了素質教育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又背離了英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訓練指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在培養學生講英語習慣方面加強口語訓練
在課堂上,讓學生練好各種句型,教師要創設語言情境,不能單純地教授單詞,加強培養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的良好習慣。
1.進行多種訓練
在對學生句型訓練時,每學一個句型,都必須通過重復、模仿、替換、轉換、擴展等多種訓練,達到熟練程度,為培養學生講英語的習慣奠定基礎。教師用清晰的語言介紹給學生們,并告訴他們這種語言結構的意義及語法的形式。
2.做重復交流活動
操練句型時,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重復訓練。例如:兩兩之間、小組之間、男女生之間及學習小組等合作方式的交流,這樣學生在互相協作完成任務的同時,可以互相交流,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口語訓練,并增強了說口語的興趣,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種交流活動,使學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際英語的用法。這樣在學中用、在用中學,會使語言形式與語言運用相聯系,是培養學生講英語習慣的好方法。
二、在鼓勵學生用英語對話方面加強口語訓練
在培養學生講英語習慣的訓練中,很多中學生口語不好,不是因為詞匯量少或語法掌握得不夠,而是因為不敢說、不想說。他們怕說錯了被人家笑話。教師應采用鼓勵的辦法,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在面對全體中要有所側重。在訓練中,教師要把側重點放在有心理障礙的同學身上,除了鼓勵、指導外,應給他們較多的鍛煉機會,使他們逐漸變得敢說。同時,教師一方面給他們做示范,一方面對他們要有耐心,態度和藹,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1.在訓練中多給些有趣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
中學生活潑、好奇、好表現、善模仿、喜歡交際。鑒此,在訓練活動中要多創設一些有趣味的對話內容。此外,學生們平時的學習任務重,如果能夠開展英語小品表演、詩歌朗誦、英文歌曲教唱等活動,既能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又能訓練語音、語調,使他們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達到提高口語水平的目的。
2.對學生在表達中的錯誤要及時糾正
在練習過程中,特別是口語活動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師要認真、仔細、及時地糾正學生在語言、語調上出現的錯誤,但讓學生間互相糾正效果更好。
3.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不僅僅是說那么簡單,聽和說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要想提高口語水平,就必須要在聽力上多下工夫,只有在聽的量上有了足夠的積累,才可能張嘴去說出像樣的英語;光想著去練口語而根本不努力找機會去聽英語,尤其是原版標準的英語,是不可能在口語上達到很純熟的程度的。
口語能力只是英語綜合能力在某一方面的體現,因此不存在單純地提高英語口語水平這樣的說法;提高口語,必須從綜合的英語能力方面著手,提高綜合實力,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口語水平。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