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啟瓊
摘 要:伴隨著當前教學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當前,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存在較大的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作為生物老師,應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優化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奠定扎實基礎。簡要論述了改進初中生物教學的具體措施,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教學觀念;生物教學;教學氛圍
對于初中生物來講,其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越來越受到教職人員及學生的重視。想要提高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教職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同時還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下簡要探討了幾種優化生物教學的方法,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一、為學生創建生物學習的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如果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則接受及掌握知識的速率相對較高,相反,如果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厭惡、抵觸情緒,則教學質量相對較差。所以,作為初中生物老師,就需要在講解課程時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認識生物”知識點時,就可以讓學生找尋自身身邊的生物,包含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并探討他們的特點,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消除學生們對生物知識的陌生感,之后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生物教學
隨著當前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并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中,發揮了十分顯著的效果。同樣,初中生物老師在講解知識點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放映一些生物的動畫、視頻等,吸引學生們的目光。另外,在生物課程中包含很多實驗內容,一些實驗操作起來較為困難,效果不明顯,而如果不進行實驗,僅依靠講解又無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內容,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放映實驗的視頻,幫助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實驗現象,掌握實驗原理。例如,教師在講解“細胞分裂”知識點時,如果要進行細胞分裂實驗,需要的時間較長,并且操作較困難,那么,教師就可以自制Flash動畫,模擬細胞分裂的情況,進而幫助學生扎實掌握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面對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形勢,初中生物老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不斷調整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模式,進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劉麗艷.淺議初中生物教學中優秀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1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