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嚴歌苓作為新移民文學的重要領軍任務,其作品不僅受到國內人民的深切喜愛,并且在海外也具有很高的聲譽。嚴歌苓作品不僅具有開闊的創作視野,并且其創作主題也比較豐富,在是故事情節敘述中,多采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展開敘述,并且其敘述模式也相對靈活,是中外文學發展中研究和關注的重點。本文將在對于嚴歌苓及其小說作品進行分析介紹的基礎上,對于嚴歌苓新移民小說敘事的人稱機制和敘述視角進行分析研討,以促進對于嚴歌苓小說的研究發展。
關鍵詞:嚴歌苓;新移民小說;人稱機制;敘述視角;作品風格;研究分析
作者簡介:左榮 ,女,1975年1月生,籍貫:河南省漯河市,民族:漢,職稱: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戲劇影視文學,工作單位:漯河職業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7-0-02
嚴歌苓作為新移民文學作家的重要代表,其作品不管是在作品人物的身份構建或者是作品題材的內容拓展,甚至是作品的敘事方式以及文化視野上,都明顯的體現出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她注重通過精神分析進行人心理的探測,同時以移民視角實現文化差異的觀照,在堅持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同時,也注意對國外作品形象與思維角度的吸取,正是在這種環境條件下,嚴歌苓小說作品形成了與同時代中國大陸本土文學作品之間的不同思想和風貌差異。在作品敘事上,嚴歌苓主要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作為作品敘事的人稱機制,同時,在使用第一人稱展開作品內容的敘述過程中,主要是以回顧性或者是體驗性的視角進行故事情節的展開敘述,而在使用第三人稱作為故事敘述與情節開展的主要人稱機制中,其敘述的視角則更為廣闊,這也是嚴歌苓小說作品的重要特色。
一、嚴歌苓及其新移民小說分析
嚴歌苓作為一位美國新移民作家,同時也是新移民文學作品的重要代表和領軍人物。嚴歌苓小說作品在進行人物身份構建或者題材拓展,以及進行故事情節展開敘述和文化思想的情感表達中,都非常明顯的體現出了對于中西方文化以及思想的整合和融會,這也是新移民小說的典型特征。新移民小說在進行類型劃分中主要是針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臺灣老移民提出的,它主要是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中國大陸移居到海外的那部分移民群體,因此,新移民文學也是新移民群體從國內到海外雙重生活經歷的一種文學寫照。在現代文學的研究發展中,新移民文學之所以受重視不僅與新移民作家在作品創作中展現出來的雙重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優勢有著直接的關系,更是因為新移民文學作品中敘述技巧和敘述主題的獨特性。現代文學發展中,在進行小說作品的研究中認為敘述視角是小說作品較為復雜的根本性問題,也就是說小說研究中對于敘述視角的研究是關鍵和中心。通常情況下,在小說作品的創作中,敘述視角被認為是敘述過程進行事物感知或者是觀察的角度,結合觀察者進行觀察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內部視角和外部視角兩種。其中,內部視角包括固定式人物有限視角、變換式人物有限視角、多重式人物有限視角和以第一人稱敘述為主的體驗式視角;而外部視角則包括全知視角和選擇性全知視角、攝像式視角、以第一人稱為主的回顧性視角和旁觀視角等,通常情況下,小說中的敘述視角通常也是小說作者進行敘事開展的策略,而作者在進行小說故事情節展開過程中,進行敘事使用的人稱機制又可以分為第一人稱機制和第二人稱機制、第三人稱機制等三種不同的人稱機制,結合當前小說作品中的人稱機制應用情況,主要以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的敘述開展為主。
二、嚴歌苓新移民小說敘事的人稱機制與敘述視角分析
嚴歌苓作為新移民文學中的重要代表,其小說作品在國內外都具有深遠的影響,這主要得益于嚴歌苓本身的生活與創作經歷中,就是經歷了從留學到移民、創作的過程,并且其創作作品不僅擁有較強的實力,并且還具有較強的敘事創新力度,在新移民文學中具有鮮明的特色和代表。在嚴歌苓創作的眾多新移民小說作品中,《少女小漁》作為她的成名作,在她的創作經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她還進行了《扶桑》、《白蛇》、《誰家有女初長成》、《小姨多鶴》、《金陵十三釵》等眾多優秀小說作品的創作,而在嚴歌苓創作的這些優秀的新移民小說作品中,從敘事的人稱機制方面來看,主要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敘述應用為主,小說作品的敘述視角則根據小說敘事人稱機制不同,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其中,以第一人稱敘述為主敘事開展主要是從第一人稱機制出發通過回顧性視角和體驗性視角交替應用的方式展開文章內容敘述,而第三人稱機制為主的敘事開展在方式策略上則相對靈活,其敘事視角不僅包含有內部視角敘述策略同時還包含有外部視角敘述策略的應用。
1、第一人稱的回顧性和體驗性敘事視角交替應用分析
在嚴歌苓的新移民小說作品中,以第一人稱敘述為主的回顧性和體驗性敘述視角交替應用,是其作品創作中的一個重要特色。嚴歌苓作品創作過程中,由于其創作視野的開闊性和創作目的的各各不相同等特征,使她的創作作品具有靈活多變的敘述視角與人稱機制,在新移民小說作品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在嚴歌苓創作的眾多新移民小說作品中,除了《扶桑》在敘事過程中采用的是第二人稱和第一人稱、第三人稱三種人稱機制交錯使用的敘述方法外,其他小說作品主要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為主進行敘述開展。而在以第一人稱為主的敘事中,作者進行故事情節的敘述開展則可以從回顧性和體驗性兩種敘述視角展開情節的敘述。其中,在以第一人稱為主的回顧性敘述中,第一人稱人物往往處于回顧往事的范圍以外,因此,這種第一人稱的回顧性視角屬于外部視角的敘述視角范圍之內。而另一種以第一人稱為主的體驗性敘述視角,在故事情節敘述開展過程中,主要是以正在體驗的角度進行故事情節的鋪展,這種敘述視角往往將第一人稱人物放置在故事情節以內,因此該敘述視角屬于內部敘述視角。比如,在嚴歌苓的中篇小說《也是亞當,也是夏娃》中,作者對于故事情節的敘述開展就是以第一人稱為主,在敘事過程中通過回顧性視角和體驗性視角的交替應用,對于第一人稱人物所經歷的故事、情節進行一一敘述和鋪展,最終完成了整篇作品的創作。其中,在兩種敘述視角交替應用過程中,以第一人稱為主的回顧性視角是整個作品的常規敘述視角,而體驗式視角在整個作品中主要是一種修辭手段,使整個作品的戲劇性和懸念性更加突出。
2、以第三人稱為主的內外視角融合應用分析
在嚴歌苓的新移民小說中,小說題材豐富、范圍比較廣以及小說敘事策略的靈活多變是其作品的突出特色。比如,在嚴歌苓的《小姨多鶴》以及《一個女人的史詩》、《白蛇》等作品的敘述開展中,就是以第三人稱的敘述開展為主,與上文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不同,第三人稱為主的敘述開展中,由于敘述人稱本身具有突出的“非人格性”,在實際中屬于看不見、摸不著的對象,因此進行故事情節敘述開展過程中,能夠在敘述者和被敘述者之間進行靈活轉換,從而使得以第三人稱為主的小說敘述中,敘事方式與敘述策略具有較為突出的靈活多邊形,敘事過程中既可以借助人物的外部視角開展敘事,也可以從人物內心出發進行敘述鋪展。比如,在《小姨多鶴》和《天浴》等作品的敘事開展中,就是以全知視角進行情節敘述的。
三、結束語
總之,嚴歌苓作為新移民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對于嚴歌苓新移民小說的敘事人稱機制和敘述視角的研究,有利于實現新移民小說敘事技巧和方法策略的研究探析,具有積極作用和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棟輝.生命的移植——論嚴歌苓新移民小說的思想資源[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
[2]徐鳳娟.怎一個“情”字了得——論嚴歌苓新移民小說中的情感書寫[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9(1).
[3]計紅芳.論嚴歌苓新移民小說中的男性形象——以《約會》、《紅羅裙》、《花兒與少年》中的繼父繼子為考察對象[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