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敬
摘 要:本論文對當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現狀及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對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效率作一點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教學 教學障礙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092-01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數學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是教學的目的和重點,同時也能極大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決絕問題的能力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應用題的解決。在小學數學中,應用題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不僅僅體現了他們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關于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1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現狀及障礙
在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中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內容和方式缺少適宜的改革創新。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時,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以便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在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在此總結幾點突出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需緊跟時代步伐
目前,在許多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有些內容不能夠很好地同時代發展步伐保持一致。相關人員在進行小學數學應用題編寫工作時,也忽視了這一問題。很多題型雖然經典,但是被反復使用,也顯得缺少創新意。這些內容同當今社會發展和現實狀況缺少一定的聯系,所以很多小學生都并不了解其內容,這也就在無形中增加了解題的難度,同時也不利于小學生身心發展。
1.2 教學內容需貼合生活實際
在現實生活中,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們平常所接觸到信息也是各種各樣,有的是表格,有的是圖文。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文字敘述應用題一般來說相對簡單,雖然需要一定的解題技巧,但是在提高學生觀察能力、類比能力上并沒有很大的益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學生缺少必要的歸納能力,無法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正是由于小學數學數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所以當面對生活中各種數學問題時,學生們就會陷入困境,束手無策。
1.3 教學模式需擺脫類型化
不同的小學數學教材,其內容的編排也存在很多差異。很多教材中都對應用題進行了分類,但是,這只是數學教學的參考,并不需要完全依靠教材的分類從而將各種應用題類型化。很多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難免會教授這種類型化的思想,再將幾種類型細分出不同模塊,每種模塊套用不同公式。因此,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就變成了對數學公式死記硬背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依樣畫葫蘆,套用公式,而不能學到真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這種過分類型化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現如今,很多小學生都對應用題十分恐懼,認為應用題難想、難學。而對數學教師來說,想要教好應用題也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因此,在當前中國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有必要進行一些改革創新的嘗試。以便有效解決如今小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筆者也提出了以下幾點合理化的對策,以供參考。
2.1 應用題設計開放化
教師在設計數學應用題時,可以將部分條件不充足的應用題納入教學范疇。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解題時自己分析題目并思考缺乏條件,然后再自己作相關調查了解從而解決問題。這對于提高小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幫助。另外,在應用題的數據設計上,也可以留下一定盈余,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由于在這些數學應用題中條件過多,那么小學生在進行時,就必須認真思考,準確判斷,排除不需要的條件,采用必要的條件。在這種取舍之間,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在數學應用題設計中,可以添加雜亂的信息。學生在解題時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必要的梳理、篩選,然后才能解決相關問題。這些開放化的設計策略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都很有幫助。
2.2 巧妙設題、貼近生活
小學數學教師不論是在設立教學目標還是在設計應用題時,都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現實生活出發。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同現實生活相結合,這樣才是更有實效性的數學教學。比如,老師在教授了分數應用題后,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設計如下一道應用題:
有一天,老師帶了400元錢到服裝店買衣服,店里的服裝各式各樣,而且都在打折。老師看中了幾件衣服,都很喜歡。外套180元,褲子的價錢是外套的3/4,連衣裙比外套貴六分之一,請各位同學幫老師算一下,老師帶的錢能不能買下這些服裝呢?
學生在解此應用題時,與其說是解題,倒不如說是在解決身邊的一件小事。這樣的應用題設計貼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有助于鞏固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而且他們在以后的實際生活中遇到此類問題時也會積極地去演算、解決。
2.3 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的解題策略
所謂基本的解題策略,其中也包含許多必要的因素:第一,引導學生進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對于應用題中的已知條件以及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條件,學生要進行相關收集整理,然后再將這些信息綜合運用,以解決問題;第二,引導學生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包含方方面面,錯綜復雜,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方法,還要告訴他們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既要讓他們知其然,還必須讓他們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運用自如;第三,要引導學生摸索解題方法,尤其是對解題的步驟的摸索。想要解決問題,應該分為哪幾個部分來做,讓學生形成連貫的、邏輯化的思維。當然,要做好這一定并不容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長期而持續的培養、訓練。面對實際問題,學生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時,首先就是要在錯綜復雜的問題中找到有效的信息,并將其合理利用,構建數學模型。然后再通過相關的方法技巧對這個模型加以計算,從而得出答案。最后將結果放到實踐生活中檢驗。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數學的應用題教學,教師必須以學生為本,將現實生活、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情況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幫助小學生形成探索進取的精神。不僅僅讓他們學到了知識,還能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作用。因此,對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康麗.小學應用題中發展學生初步推理能力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 邢艷春,段君麗.小學數學應用題“問題—— 建模—— 應用”教學模式[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26(7):115-116.
[3] 鄭毓信.數學教育哲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1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