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莉
摘 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促使人們更新教育觀念,確定教育新理念,不再把教育簡單地看成傳授知識的工具,而是注重開啟學生的智慧。在新形勢下職業教育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項目教學法改變了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自主學習中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學生自主創新思維的能力。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作用;實施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約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并被我們忽略的“內在”。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我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比較差,如何激發出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是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其實是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放在項目中,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討論,并查找資料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分析并解決問題。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起主導作用,教師則扮演“導演”的角色,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給予幫助和提示,積極發揮小組的協作能力,從而形成獨立自主、交流合作的學習氛圍。
一、項目教學法的作用
1.項目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自身對知識的渴望和需求,而非教師的強求
項目教學法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角色由“教書匠”向“全能型”轉變。過去認為,如果教師需要給學生一杯水,那么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現在看來,想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是一條小溪、小河,要不斷地對自身進行更新,不斷地學習、提升。教師根據技校學生的特點,如文化基礎薄弱、綜合素質較低、缺乏自信心,制訂符合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的項目,明確學習目標和重、難點,加強學生的自主操作和實踐活動。在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讓學生學會查資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由“學會知識”轉變為“會學知識”。
2.項目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學會創新和小組團結協作的能力
項目教學法打破了以往教學中由簡入難的教學過程,更加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和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講授,學生聽講”使很多學生只是一味地去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從而形成了懶于獨立思考的習慣,對老師的講解依賴性很強。而項目教學法拋開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在老師的引導下獨立自主地思考或小組合作,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
二、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
1.確定具體的項目是項目教學法的首要環節
確定教學項目是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來設計符合學生特點、具有開放性、結合企業實際、有操作實踐價值的項目,如適合學生已具有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操作辦公軟件水平,從而達到學生靈活運用已學知識并獲取計算機新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創設項目的教師要結合技校學生的特點,如基礎知識差、沒有自信、缺乏成就感、對學習缺乏興趣,科學合理地確定項目。針對技校學生對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創設的項目要改變以往偏重理論知識的傳統教學,要聯系企業對技校生具有熟練的專業技能的要求,例如快速準確的文字錄入與處理、熟練操作辦公自動化軟件等。
2.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項目是項目教學法的關鍵環節
美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家哈·曼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那些不能引起學生求知欲望的教學,就猶如捶打一塊冰冷的生鐵。”在課堂教學中有些老師采用的教學方式表現形式單一,偏重結果,忽視過程等問題,而大部分中職學生基礎知識差,學習又不夠主動,所以對學習產生厭惡、反感情緒,導致了教學的困難。計算機教學最為主要的內容就是要讓教師設計出容易讓學生接受、簡單的教學項目,并且設計的項目要滿足學生對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性,貼近生活需要和時代要求的內容,注重與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通過實物展示情境、多媒體教學等情境激發學生自己動手的欲望。將學生組成若干小組,每組人數5~7人為宜,每組確定一個負責人,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及團隊協作精神。
3.實施項目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進行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在項目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起引導的作用。在項目教學中,教師扮演的角色要求遠高于一般意義上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做“旁觀者”,也不能做“保姆”。老師不僅要對教學內容諳熟于心,還要具有相當的管理能力,不僅是對項目的進展實施管理,更重要的是對人員的合理安排和調度,關鍵時候要給予恰當的指導,適時將“操作技巧”提供給學生,使學生拓展知識面,所以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有隨計算機知識的更新而進行自我更新的能力,才能時時處處與信息時代同步。在實施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當好領路人,絕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師要在學生實施項目過程中對各組設計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和指導,注意信息的反饋,及時修改項目教學設計。
4.及時的總結與評價是使學生知識提高的重要手段
通過項目的總結和評價,有利于學生明晰項目完成的過程和方法以及解決問題應采取的方式和途徑,找出優點和不足,取長補短,提高辦公效率的技巧。教師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是知識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同時能極大地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項目評價應從考查學習過程所表現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協作能力的過程性評價和完成項目的質量的結果性評價兩方面考核。其中過程性評價以小組評價為主,采用自我評價和組員互評的方式進行,而結果性評價以項目完成的質量為主,通過項目演示和匯報的形式進行,由教師和各組組長共同確定。
三、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幾點體會
1.貼近實際,適度拓展
設計項目不僅要貼近學生的實際,包括生活實際、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還須有科學、合理適度的拓展,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預期。剛進入技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中學,由于地區的差異性,導致掌握的計算機知識也參差不齊。教師設計的項目使學生計算機的知識和技能得到提高,并且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應用,提升其操作實踐能力。在學生完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教師可適當引出拓展性的項目,讓學生主動思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
2.設計情境,創新思維
俄國著名的作家、思想家、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強制的教育并不是成功的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欲望的才是成功的教育。”創設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把教材的“學術形態”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形態”,激發學生的情感、機智和才能。項目教學是一種動態的、開放的教學方式。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很快融入學習的最佳境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形成創造性思維。
3.主動反思,及時調整
項目教學法改變了以往“教師教,學生做”的教育模式,它是教育改革形勢下的必然,對教師的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教師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轉變。教師隨著項目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不斷實踐,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主動反思,積極尋求項目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及時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和過程。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否在不斷地提高。
項目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活動,以由知識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真正對知識、能力、態度進行有機結合,因材施教充分體現了課堂的生活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程俊靜.以項目為導向的C++編程使用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05.
[2]徐朔.項目教學法的內涵、教育追求和教學特征[J].職業技術教育,2008(28).
[3]方輝.項目教學法《常用工具軟件》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10(09).
[4]張力.項目教學法在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課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08.
[5]徐嫻.中職計算機課程項目教學的設計實施與評價[D].南京師范,2011(0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