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用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高中的生物課也作為基礎改革內容的一部分在逐步深入。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目前,學校在積極的推進新課改,以求可以實現高效課堂。但是,高效課堂不是朝夕之間就可以實現的,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 生物 高效課堂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24-01
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建立高效課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也是新課改的要求。但是到底該如何建立高效課堂呢,這個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 高效課堂內涵
高效課堂就是意味著教育教學的課堂能夠達到十分高的效果,就是用盡可能少的精力、物力和時間,卻取得最高的學習效率。那什么樣的課堂才可以真正的稱為高效課堂呢?其一就是最高的學習效率。在固定的時間內,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量能夠達到最大化,其二就是最優的學習效率。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培養和創新品質等方面。就是說高效課堂最起碼在教學時間、教學效果和教學任務等方面實現最優化。
2 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沒有制定高效的教學目標
高效教學實現的關鍵就看其教學質量的好壞,老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策劃人物,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更深層次的規劃,并了解其意義,新課改中有對課堂有效性的衡量標準,從該標準看,我國的大多數高中生物教學的狀態都是不理想的。所以作為高中生物老師,必須制定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在固定的課堂教學時間里,規劃好自己的學習內容,讓高中的生物教學活動可以更加的高效。
2.2 老師依舊沒有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擺正
新課改不斷的推行,雖然老師已經開始逐步的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但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在遇到考試時,老師采取的生物教學方法依舊是老師長篇大論的講述,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學生的主體地位一點都得不到體現,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社會環境。本來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就很大,生物老師絕不能因為應試教育的思想,阻礙高效課堂理念的貫徹實施。必須鞏固學生在高中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有效的提升生物課堂的學習效率。
3 構建高中生物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3.1 老師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
老師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首先,作為老師,應該了解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指導學生想要了解哪方面的生物知識,對哪方面的生物知識又不夠了解,還有就是哪些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然后就是根據現有的教學工具,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多角度的知識點講解。最后就是努力研究課本中的重點、難點,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高質量的課堂問題,認真的考慮在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課堂教學可以沒有障礙的進行,從而有效的提高生物教學的課堂質量。
3.2 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發散思維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都是自己在講臺上大講特講,根本沒有注意到學生是否可以吸收這些知識,學生跟隨著老師的指揮棒,老師說是重點,學生就畫重點符號,老師的自主性太高,學生變成了一個機器人,沒有自己的思想,這違背了學生學習的基本規律,在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了學習的積極性,思維都被老師禁錮了,失去了發展個性的機會,這樣社會上只會出現一批空有一身知識,卻缺少創造力的“人才”。這種落后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社會形勢,與新時代的人才需求是相違背的。當前的教育理念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作為教學過程的引導者,教學中時刻體現學生的地位。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課堂學習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就是說,在生物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用平等的態度對話,讓學生感覺被尊重。在良好的氛圍里,學習生物其實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3 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改變當前學生的學習方法、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是建立高效課堂最主要的目的。老師教授生物知識時,應該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疑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問題分析,讓學生自己找尋解決疑問的思路,然后老師再給予指導,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才會動腦筋,當學生提出問題時,代表學生有探索的欲望,老師借此機會,進行有效的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逐步增強。
3.4 合理的利用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走進高中課堂。由于生物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學生容易在這些知識點的理解上出現錯誤。所以,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理解的知識狀況,制作出比較合適的課件,把原本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全都具象化,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比如細胞分類中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無絲分裂,什么時候什么形態,對于學生來講,單純的課本講述,很難理解,如果老師可以通過圖片和動畫來進行演示,學生會更好的理解并記憶。
3.5 優化課堂時間
時間是高效課堂的生命。開展高效課堂的關鍵就是如何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一節課基本分為三個部分:課前引導、課本講解、習題練習。生物課堂需要的是更多的練習,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老師再進行有效的講解。老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的分配練習時間。可以在課堂開始就進行復習,也可以在新知識的講解中引導學生回想學過的知識等。在教學中應該及時反饋學生的提問,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培養其進步的信心。
3.6 合作學習、培養能力
新課改中要求的教學方法還包括合作學習,這也是通往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方法。在生物的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彼此之間相互幫助,才可以把實驗完成的更好,現在的教學都是以小組為單位,成員之間相互合作,更有效的完成實驗任務。合作學習可以更好地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團隊精神。
4 結語
高中生物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許多因素都影響了其教學質量。老師都追求高效的課堂,因為新課改的需求,生物老師必須不斷地進行探索,尋找一種符合當現代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并不斷的積累經驗,讓自己的課堂更高效,促使學生的生物水平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石鵬匯.淺析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育研究,2013(3):42.
[2] 董軍.論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實踐講堂,2013(7):45.
[3] 吳娟娟.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分析[J].高考:教學探索,2013(9):35.
[4] 許冬燕.淺談高中生物高效課堂[J].學周刊:實踐講堂,2013(10):122.
[5] 楊步亮.生物高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育篇,2013(7):91.
[6] 陳素珍.淺談如何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J].學周刊:教育科學,20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