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志
摘 要:教書、育人是教育工作中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做育人的工作,但在中學里沒有專職的班主任,班主任一般都兼教本班的一門課程。做班主任工作能很好地把教書育人結合起來,使之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本文將主要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對策。
關鍵詞:班主任 管理 現狀 育人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84-01
班主任工作不僅能增進教師對教育工作的情感,更能增強教師的責任心。班主任天天能感受到學生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和一副副感激教師的神情,這眼神、這神情,就是促進教師不斷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動力。所以,班主任工作的實踐無疑也是提高教師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徑[1]。
1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組織管理藝術水平的高低,可以對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直接關系到班級成員學習和發展的微觀環境的建立。首先,它可以通過有序的管理加快學生社會化的進程,加速學生的社會規范內化和社會生活經驗的積累,保證學生對社會角色的適應和公民意識的培養。其次,通過藝術化的組織管理,可以盡量滿足學生個體的交往需要,提高班級成員社交和歸屬的認同感,有利于彼此的溝通和理解。再次,它可以充分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使學生在充滿溫暖、和諧氣氛的班集體中,培養并發展個人的情感、意志、興趣、能力,塑造出各具特點的個性品質[2]。
2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狀
2.1 班主任角色錯位
班主任角色錯位現象在當前的班級組織中也依然存在著,主要是由于對班級管理缺乏適度,從而導致走向兩個極端:一種為趨向專制的獨裁者;另一種則是放任型教師。由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模糊、不夠清晰,所以學生在班級組織中常常會產生問題。現在的學生單純、幼稚、熱情、活躍,富有個性。總體而言,他們不喜歡“讀死書,死讀書”的“老古板”,不喜歡慣于說教、嚴厲有余活潑不足的修道院里的“嬤嬤”,不喜歡像老母雞呵護小雞那樣小心有余、大膽放手不足的“保姆”。因此,班主任要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
2.2 班級管理過程混亂
在目前的班級管理中,許多班主任缺乏明確的班級管理目標,僅憑自己的經驗和主觀意愿來管理班級。班級組織在經營過程中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并認真實施、反饋和評價。一些班主任往往以為學校發展規劃就是班級的工作計劃,而有的班級制定的發展計劃不切實際,還有的是為了應付上級的臨時檢查,而流于表面形式,實則根本沒有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起到指導作用;執行過程與計劃相脫節,隨意更改計劃;缺少檢查反饋,未能及時地調節平衡、糾正偏差,做到有效控制;缺乏深刻認識的總結提高。
2.3 班級組織系統封閉
現實中很多班級組織是封閉的,是不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游離于環境之外、與環境隔離、不受環境影響的封閉系統。封閉系統觀下的班級組織被完全孤立,班與班之間不存在溝通與交往,只是純粹的競爭關系。班級與家長之間沒有密切的交往,認為家長對如何教育子女的知識缺乏,學校是支配者,家長是服從者,處于被動地位。
班主任自身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的影響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因為班主任是所有任課老師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首先,班主任應當是一個善于學習的人。學習不僅指專業課程方面,更重要的是指對信息的獲得、對日新月異的形勢的把握上。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學生。其次,班主任要有愛心。這種愛,不單指對學生的關心、照顧,還包括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對犯錯誤學生的懲罰教育與對問題學生的包容。這種愛應體現在具體的事情上,而不是僅僅表現在口頭上。最后,班主任要有鮮明的是非觀。班主任應當是一個有個性的人,愛憎分明,和學生真誠相對。和學生的靈魂坦誠相對的時候,師生間的距離自然就縮短了[3]。
3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對策
在管理上,班主任應具備以下幾種班級管理的能力和方法。
3.1 強化班級認同感
新生來自不同的學校,他們往往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新班級、新學校,因此,在開學之初,教師應利用各種機會、在不同場合強調班級榮譽感,宣傳班級價值觀,使學生迅速確立班級觀念,認同班級的管理,適應老師的教學,不做有損班級榮譽的事,迅速形成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3.2 培養學習習慣,規范學習和生活
教師應強調聽課的規范性,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如定期檢查筆記、作業完成情況等,使學生在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規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3.3 民主管理
利用各種機會培養班干部的能力,樹立班干部的威信。班委會可以白行開會對班級情況進行討論,并自己作出決定,而我作為班主任一般會支持他們的決定。讓小組長、課代表、值日班干部、班長、學習委員各司其職,建立班干部值日制度,對違紀學生及時進行批評,對表現較好的學生及時表揚。
3.4 引導互相學習,培養競爭氛圍,形成優良學風
有心理學家曾做過調查,認為孩子從同伴身上學到的東西遠遠多于從長輩或老師身上學到的。
3.5 激勵,是班級管理的陽光
現代量化考核制度,說到底就是扣分制度。違反課堂紀律扣分,值日不認真扣分……在學生心中,生活在班集體中必須步步小心,時時在意,唯恐做錯一件事被扣了分去。如此一來,整個班級就會缺乏生機與活力。同時,班級管理不可能永遠風和日麗,有獎必有罰,但懲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某同學忘記打掃衛生,就“獎勵他打掃衛生一次”。這是一種充滿溫情的處罰,是獎給他一個機會改正錯誤,贏得大家的諒解。若說成“罰他打掃衛生一次”,則帶有明顯的強制性,易形成對立情緒。在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就做得相當成功,比如把檢討書改成情況說明書就是一個例子[4]。
4 結論
總之,初中班級組織管理方式的選擇,科學地進行指揮決策,建立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這是提高初中班主任組織管理藝術水平的重要環節。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應充分重視,并在教育實踐中使之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志超.淺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現代交際,2013(2):153.
[2] 陳利發.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J].成功(教育),2013(6):210.
[3] 朱磊.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3(17):159.
[4] 張含,孟偉偉.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