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琳
摘 要:筆者擔任班主任期間,由于《班級日志》而引起了一些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筆者進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班級管理的意見。
關鍵詞:班級日志 班級管理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90-01
本學期筆者擔任高一2班的班主任,開學之際,年級組把政教處印發的《班級日志》下發給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對班級日常事務進行管理和記錄,筆者班級建立了《班級日志》值日制度,并相應配套實行了班干部輪崗制度,德育量化考核制度。誰知,并未得到想要的效果。記錄普遍籠統,便招班委開會發了一通火,還聲明,誰不按照要求記錄誰就辭職,結果有班委提出了辭職。
這件事引起了筆者的深刻反思:(1)學生對班主任還不不信任。(2)處理師生關系的方式方法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做了如下總結。
1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老師是學生的楷模,那么作為和學生接觸最多的班主任來說,更要給學生做好榜樣。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班主任要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創新,不斷的學習新知識,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進步,接受新的思維方式和信息,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真正的做到授業解惑,為人師表。并不斷的加強自身素質,給學生塑造一個學習的標桿和榜樣。
2 要理解學生,多與學生交流和溝通
班主任不僅要管理班級日常發展,更要重視與學生心靈上的溝通。沒有溝通,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死氣沉沉,沒有生機,更會影響學生和班級的發展。師生之間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不僅僅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只為自己著想。班主任要和學生及時溝通,相互理解對方。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有些思想和處理事情的方式和以前不同了,作為班主任,如果學生出現問題時,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去和學生交談,處理問題時,不能一味的強調學生的錯誤,要發現學生的其他優點,以免損害其自尊心。
班主任都希望和學生做真正的朋友,但似乎學生面對“高高在上”的老師往往都關上了內心情感的大門,不能做到以誠相待。所以往往班主任不能很好的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無法得知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便會增加班主任管理班級、與學生交流的難度。因此,班主任要想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和學生真真誠的交流,必須放下以往教育中教育者要高高在上的態度,擺正自己的位置,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而不是教師的地位在學生之上,班主任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放下所謂的架子,真誠的為學生全面發展而著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心底接受班主任,愿意和班主任做朋友。師生才能共同、健康的發展,建立正確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
3 班主任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在一個班集體中,學生之間會存在一些個體之間的差異,學生的家庭環境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性格特點不同,成績優劣不同等等。但是班主任不能根據這些原因去主觀的給學生分等級、劃標準,而給予不平等的待遇。以往總會出現一些班主任重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任其發展。在出現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成績差的學生,這樣不公平的對待方式,學生也會清楚的感知到,并會深深的傷害一部分學生的心靈。同時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和威信。因此,班主任應該為每一位學生考慮,而不是只重視心目中的“好學生”而忽視了其他學生的發展,并且這些不公平的待遇也會對學生以后的生活產生影響。班主任應該一視同仁,平等的對待學生,例如班級制定的規章制度,執行時都應該同等對待,評選優秀學生時,應該讓學生公開評選,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等等。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班主任的關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快樂的學習和發展。
4 對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合理批評
學生在學校中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學習、思想或者是紀律方面的一些問題和錯誤行為,班主任發現學生出現問題時應該及時的指出,并且要幫助學生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鼓勵學生正確的解決問題,要對學生有耐心,并對學生充滿信心,促使學生積極、健康的發展。不能在公共場合不顧學生自尊的大聲批評、訓斥學生。這樣只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產生矛盾。班主任批評時,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要注意場合和氣氛,掌握批評的量,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批評方式。更要符合實際情況,抓住批評的重心,這樣才能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并清楚該如何改正和避免錯誤的發生。
師生之間的批評應該是相互的。班主任也避免不了的出現錯誤,當班主任出現錯誤是,應該認真的接受學生們的合理的批評,采納學生正確的意見。并不能刻意的掩飾錯誤,在學生面前應該勇于承認錯誤,如果班主任真的錯了,就應該真誠的向學生說“對不起”,讓學生看到自己在不斷的改正錯誤,給學生樹立一個勇于承擔和改正的榜樣。
5 正確處理學校、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
由于現在經濟發展較快,很多學生家長由于共工作繁忙而無法顧及到自己的孩子,但是又對自己的子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所以就把教育子女的任務交給了學校和老師,但是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很多班主任不是正確的解決問題而是去給家長“告狀”,而家長知道后就會直接訓斥孩子,造成學生產生畏懼以至于反感班主任的心理和情緒,以至于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班主任不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只是向學生的家長告狀,而是要先找到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怎么去解決問題。如果出現的問題有必要告訴家長的,要和家長說明實際情況,一起討論如何去解決問題,不要過量的把事情想的情況很壞,也不能一味的強調學生的錯誤。在與家長溝通時,要委婉的指出學生的錯誤,不能抱著埋怨和斥責的態度,也要告知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對學生加以鼓勵。以這樣的方式和家長溝通,學生也不會埋怨老師“告狀”,并會從心底佩服班主任,減少學生對班主任的抵觸心理,并給學生樹立一個實事求是、公正的形象,使師生關系得到良好的改善。
總之,高一新生到校時間還不長,學生之間相處時間較短,還不太了解,班主任今后要通過豐富的班級活動。使學生不斷加深之間的了解,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助,作為班主任要在以上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力爭盡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班級的管理工作盡快走向正軌,班級氣氛進入良好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邱亞峰.優化班級管理 提高教育實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