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梁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以來積極倡導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本文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實踐,對如何在教學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 小組合作學習 有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133-01
隨著新課標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們要努力探究全新的教學途徑,徹底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下面,本文將針對如何在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出幾點切實可行的有效建議。
一、科學合理分組,提高小組效率
科學合理的劃分小組是實施小組合作的重要前提,作為數學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保證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配合、相互鼓舞、取長補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學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之情。還可以采用自愿分組的方法,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可以避免因為某些同學關系不好而出現影響整體效果的副作用,小組成員之間關系的和諧,也是取得合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是具有明確分工目標和合作任務的集體性學習活動,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首先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方案,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并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鼓勵學生自主分工協作。如果學生對學習目標和任務不明確的話,一定會影響到最終的合作效果,而且費時費力,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隨時關注學生的探究進度,及時提出正確的指導和引導,以保證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合作效率,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可以組織學生角色互換。例如,在教學“函數的奇偶性”這一數學概念時,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僅僅是將隱含于函數奇偶性定義中的性質直接告訴學生,這樣是無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的,因此,我們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比如,可以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合成一組,讓同桌一起探究以下問題:①如果一個函數具有奇偶性,那么該函數的定義域應具備怎樣的條件?②你能列舉出一個既是奇數又是偶數的例子嗎?③根據函數奇偶性的定義,可以分為哪幾類?④如果一個函數是奇函數,是不是一定會有f(0)=0?同桌之間要結合對方的思考,分別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有疑問可以變兩人合作為四人合作,以拓展小組的思路,如果還有疑問可以請教老師。最后,小組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得出最終的結論。當學生獲得結論后,教師要求小組代表進行發言,由全班學生進行討論和評價。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這種方式實施教學,能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擔任不同的角色,有的充當組織者,有的充當資料搜集員、有的充當記錄者,還有的代表發言等,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相互之間的角色可以互換,讓學生在不同的位置上獲得真實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注重意識培養,鍛煉合作能力
合作意識不僅是開展合作學習需要的一種能力,也是當今時代對人才提出的一個新的要求,我們要在合作學習中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學的質量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提倡團結協作,引導學生一起探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暢所欲言,在思維的碰撞中深化對問題的認識。例如,在學習儲蓄問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領導學生開展實踐調查,到銀行去詢問工作人員關于存儲利率的相關注意事項,做好調查記錄,然后小組之間互相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分享調查成果,最后進行總結歸納。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收貨更多的知識,同時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鍛煉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完善評價機制,提高評價合理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小組評價也是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組評價是對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表現提出反饋意見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學生合作表現情況的監控,有助于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健康發展。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所以說在評價中應充分體現評價的整體性原則,能夠讓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情況進行整體上的把握。評價分為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幾種方式,通過自評可以保持小組中成員關系的合作穩定,有助于形成學生的合作技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形成了解,從而在原有認知基礎上進行思維和思考,為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功奠定基礎;通過小組互評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學會取長補短,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鑒別能力;通過教師評價可以讓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較為全面的反饋信息,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和求知欲,不斷強化學生的積極行為,糾正學生的不當行為,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預期的合作目標。通過以上多種評價方式,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可以讓學生不斷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建立自信,最終形成小組合作的良性循環模式。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雖然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實踐,但是其中仍然有諸多環節值得深思與探究,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努力探究全新的教學途徑,全面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成永.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3(09)
[2]王海強.有效教學的一個法寶——數學小組合作學習[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3(02)
[3]陳艷.對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看法[J].考試周刊.2013(52)
[4]李芳菲.基于新課改的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淺析[J].快樂閱讀.2013(10)
[5]謝本兵.合作方能進取——淺談高中學生數學小組合作學習[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