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學習積極性的培養,興趣的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差生的轉化,都離不開老師的正確的引導。只要積極探索,就一定能夠找到好的教學方法,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這些年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總結了一些初中英語教學經驗。
關鍵詞:和睦相處 互幫互學 學習習慣 團隊精神 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82-01
任教的學校處在農村,由于距離城區較遠、生活條件艱苦,大中專畢業的學生都不愿意到這里來任教,這里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英語教師尤為缺乏,英語教學水平低下,一個初中班有40多個學生,英語成績及格的學生不足10人,成績個位數的學生就有7、8個,優秀生只有一兩個人。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看到這種情況心里有說不出的酸楚。于是就下決心針對這種現狀探究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經過幾年的努力,總結出了一些適應這里學生的英語教學方法,以下就是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 科學劃分學習小組,互助學習共同提高
每當九月份新學期開始接受新的班級的時候,首先要對學生進行一次摸底考試,根據學生的成績把學生分成優、中、差三部分,然后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由四名同學組成:優等生一名,中等生兩名,差等生一名,為了方便小組交流,各小組的同學在班內的座位都是相鄰的前后桌。小組成員間必須建立在學習方面“榮辱與共”的關系,只有在明白他們必須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意義后,他們才會和睦相處,互幫互學。每堂課都要根據各組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評選出2~3個優勝小組,對于優勝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教師在平時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每個同學都要學會積極思考、人人參與、認真傾聽、互助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小組成員就會擁有一種團隊精神, 有效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特別是各個小組的差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在小組互助學習中,教師要當好“管理者、促進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 讓學生在良好氣氛中學習英語
教師是學習情緒的主導者,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愉悅心情的指引下學生能夠更快速融入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全身心地進入學習的美妙意境中,從而進一步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始終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角色,教師要經常給與學生表現的機會,注意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待學生回答問題中的毛病,不要橫加指責,應正確引導他們,多給學生激勵語言,久而久之,學生會把老師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學生心里感到一種溫暖,他們就會在學習中增強信心,從而激發不斷向上的動力,有效性學習的氛圍必然會隨之而來。
3 與家長保持溝通,時刻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
成功的老師通常是最佳的傾聽者。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么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復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鑒。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經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記得前幾年,班里有一名學生經常不完成英語家庭作業,問其原因總是找各種理由,經過教育仍無改觀,于是就主動找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到該生家庭比較困難,父母身體不好,學生不得不在放學后幫助家里做一些農活,致使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就向學校領導反映了該生的家庭狀況,為學生申請了困難補助;并號召全班的同學抽時間幫他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從此以后,這名同學再也沒有出現不完成作業的情況,英語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
4 給學生多一點關心和耐心
英語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情緒,態度、和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當看到差生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時,不但不責備,還主動將最好學生的作業本借給他們抄,并叮囑他們要“一抄、二讀、三背”,第二天上課,有意識地叫差生站起來口頭做一遍,同樣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每次的單元測驗,將成績有進步差生名字提出來及時表揚,讓他們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歡樂及喜悅。差生有消極性,也有積極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違反紀律的行為,也有守紀律的愿望。他們畢竟是11、12歲的孩子,教師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輕微的觸摸都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差生學習英語的毅力和耐心都比較差,聽課時的心情也常處于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5 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例如:在教學“Different habits”時,讓同學們盡可能多的說出自己有哪些愛好,然后讓同學們將這些愛好一一記錄,最后讓學生說出這些愛好中哪些是值得提倡的,哪些是應該摒棄的,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英語知識,也為他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還讓學生做一些有意思的游戲來鞏固所學的詞語,一改那種枯燥無味的記憶單詞的方法, 以“My classroom and my body”為例,在教學一課時,要求學生兩人1組,其中一個學生說出教室里的某種物品或者是身體的某一個部,另一個學生根據對方所說的內容盡快的指到所說的東西,看誰做得又快又正確,學生們就像玩耍一樣不知不覺地熟記了本課的詞語,并且也不容易忘。
在英語教學中,學習積極性的培養,興趣的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差生的轉化,都離不開老師的正確的引導。只要積極探索,就一定能夠找到好的教學方法,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史虎萍.探索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1(6):345-346.
[2] 肖長岐.淺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