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
【摘要】物流業作為一項綜合性服務行業,為商品流通發揮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物流企業種類多、崗位多、技術要求不一致,再加上中職物流專業課程教學管理上的“空洞”,存在著輸出人才與需要人才在素質水平上相差甚遠的現象。因此,職業教育在培養物流行業所需人才上必須要有思路、講方法。本文闡述了現階段中職學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物流課程系統性差、技術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進行分析,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德育為先,鞏固階段以任務教學為主的物流教學管理方法。
【關鍵詞】中職學校 物流專業 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27-01
物流業作為一種復合型服務產業,為其他產業提供服務,為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如今將物流產業作為十大振興發展的產業之一,必將需要大量的、不同層次的人才。中職物流專業是向社會輸送物流作業人員,其教學應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就意味著中職物流要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職業技能型人才為主。但由于我國物流教育開設時間短,教育教學方式仍處在探索階段,“注重實踐鍛煉,使知識轉化為工作技能技巧”仍是我們不但嘗試和探索的目標。
一、目前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模式難以突破
由于缺乏教學資源,大多數中職學校的物流課程都是以傳統的授課模式——案例教學的模式進行的,實訓課程較少,學生普遍很少有機會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即使開設了實訓課,沒有利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將學生帶入到任務情景中,學生由于缺少對實訓重要性的認識和對實驗實訓設備的興趣,就不能有效的參與到實訓的任務中,對專業課程的學習不感興趣,進而達不到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掌握相關技能的目的。
2.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
任何一門課程的開設都有其開設的意義,但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依附于教材、偏重于理論的教學讓學生認識不到所學知識和物流專業崗位技能的聯系,就顯得缺乏實用性。同時,現有教材中缺少有針對實訓室或企業培訓開發的,校內實訓課的知識體系表現出不連貫;再加上企業普遍認為投入的成本大收效小,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也比較困難,即使是有校內實訓設備,學生對于工作任務的認識最多達到碎片化的了解程度,不能系統的找到知識關聯而顯得缺乏實用性。
二、物流專業課程教學特點
1.實踐技能不夠系統,且缺乏特色。物流業是一門綜合服務性行業,涉及的行業、部門及崗位較多,這使得很多技能操作之間并不存在橫向或縱向的聯系,例如,叉車作業、分揀與數碼字小鍵盤錄入。因此,在培養物流崗位操作人員時,如果課程設置沒有一條主線做指導,學生學到的技能是繁多且松散的。另外,物流業的性質也決定了物流專業實訓課程設置上缺乏特色,像數碼小鍵盤錄入在會計專業中也有涉及,而叉車作業也只能模糊的界定為物流專業課程的范疇。
2.技能操作沒有統一的標準。中職課程以教授學生崗位操作技能為主,但是由于物流行業為新興行業,在行業標準上并沒有像會計、食品等專業有統一的標準。例如,在出入庫作業上,不同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崗位分工是不同的。此外,對于實訓操作項目,例如分揀作業、堆碼作業,企業在操作要求上也沒有統一的考核評價方式,這對于實施教學的實用有效性上也大打折扣。
三、中職物流專業教學和管理改革措施
1.課程設置定主線,初學階段以模塊知識擴展訓練為主——內容圍繞主線以專題模塊向外輻射;鞏固階段以任務教學為主——培養學生專項上崗技能。物流業涉及的崗位繁多,學校設定的課程要設定一條主線,打造自己的特色教學,對崗位角色進行分解教學和綜合實訓,在打造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向外輻射。例如以倉儲課程為主,可以向配送物流或超市物流的崗位操作技能輻射,羅列出基本技能,相互重合處便是需要重點以多種形式培訓內容,比如下表中陰影部分,對這部分內容每一項以多種形式強化訓練。鞏固階段,將下面的模塊融合在一起,設計出快遞員收件、倉儲員收貨及超市理貨等任務教學。打破“教室、黑板、投影儀”的教學模式,進入校內實訓室、深入企業進行認識實習,增加學生的動手操作機會,在學生對設備或操作有一些認識的條件下實地開展理論教學。
表格 1 課程設置思路
2.課程設置要優先考慮德育教育,再以教授專業技能為主。盡管職業教育要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但一方面,中職學校面向的生源的成長經歷——基本是單親、分流學生;另一方面,職業教育不是以單純培養“生產機器”為目的,中職教育仍要將德育教育和心理輔導放在首位。從到企業調研的反饋結果中分析,現在學生缺乏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品德,缺少團隊協作和責任心,這些對于學生的職業以及人生規劃都是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學生的品德教育應穿插到專業實訓實踐中,在專業課程結束的考核中加大德育考核的力度。例如,在練習利用分揀單進行分揀作業時,可以逐步加大訂單中貨物的數量,也可增加訂單的發送頻率,讓學生在練習中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再如在學習單據填制的過程中,讓學生利用excel表格先學制單后學填單,即掌握了辦公軟件的使用,又能從中加深認識,這種德育教育的實施要比開設專門的德育教育課程實行有效。
由于長期社會人群對職業教育偏見和職業教育的不正確定位,使得中職學校教育仍處在轉型的起步階段,而且轉型速度比較緩慢。物流專業作為職業教育的新興熱門專業,受到國家充分的重視,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近十年的教學輸出沒有在學生就業時得到很好的體現,學習本專業學生規模逐年減少。物流行業發展的勢頭是值得肯定的,所以物流專業建設和學生培養上還要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只有在不斷的探索中總結經驗,轉變思想,才能進一步培養貼近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學元.淺談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J].科學咨詢,2009(16)
[2]羅正勇. 中職學校專業課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大眾科技,2010(7)
[3]陳遠權.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教學中應用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8(7)
[4]覃忠健.立足社會需求的中職物流教育前瞻性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 (11)
[5]吳春.中職物流項目教學法淺析[J].物流技術,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