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
【摘要】 目的 本著為今后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的目的,通過臨床分析探討食管結核的診斷方法和外科治療的臨床措施。方法 依據本院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經我院病理報告確診的17例食管結核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患者的X線檢查結果與食管鏡檢結果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結果 兩種方法的檢查均出現誤診,其中X線檢查誤診率為64.71%,食管鏡檢誤診率為52.94%,兩種檢查方式誤診率比較差異沒有顯著性(P>0.05);1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跟蹤治療6個月-2年,患者復發率為零。結論 無論X線檢查還是食管鏡檢查的診斷誤診率都比較高,因此必須結合患者的病史,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在提高診斷的準確率的同時采取必要的臨床治療措施。
【關鍵詞】診斷;食管結核;治療;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052-02
結核是常見的并可致命的傳染病,可侵及人體多個臟器,通常感染并破壞肺以及淋巴系統,但其它器官如腦、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骨骼、關節、甚至皮膚亦可受感染。而肺是最常見的一種器官,其次便是縱隔以及脊柱等。一般情況下,食道結核不容易發生,在臨床當中比較少見,盡管食道距離身體當中最容易發生結核的部位很近,因此食道結核在臨床中非常容易被誤診或者漏診。主要是食道結核的臨床特征以及影像學檢查跟平滑肌瘤或者是食管癌的鑒別較為困難,一般是通過術中或術后的病理報告才能夠確診[1]。通過本院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7例食管結核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現將患者的X線檢查結果與食管鏡檢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如下,探討提高食管結核診斷準確率的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當中,男10例,女7例;年齡19-76歲,平均47.5歲;發病至就診時間為1-5個月,平均3個月;其中管壁內型有2例,管壁外型有3例,增殖型有5例,潰瘍型有7例。17例患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難,進食不暢有3例,輕度梗阻患者有5例,重度梗阻患者有9例;在吞咽的時候胸骨后疼痛有11例,反酸有4例,上腹部疼痛有2例。
1.2 診斷方法 給予患者X線檢查以及食管鏡檢。
1.3 治療方法 17例患者均給予外科手術治療,手術發生主要有結核切除胃代食管術以及結核清除術。其中6例患者行結核切除胃代食管術,余11例患者行結核清除術,常規抗結核治療6個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 果
2.1 診斷結果 X線檢查與食管鏡檢均出現誤診,其中X線檢查誤診率為64.71%,食管鏡檢誤診率為52.94%,兩種檢查方式誤診率比較差異沒有顯著性(P>0.05)。
2.2 治療結果 經過積極的治療1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為了進一步保證患者的治療質量,同時進行6個月-2年的跟蹤隨訪,結果沒有一例患者復發。
3 討 論
食管結核的發病率極低,患者的臨床體征以及癥狀都缺乏特征性的改變,加上一些醫生主觀上對本病的認識存在不足,診斷的警惕性比較低,而且食管結核與食管平滑肌瘤以及食管癌的臨床特征接近,因此容易誤診為食管平滑肌瘤或者是食管癌。食管結核起病緩慢,幾乎都有吞咽困難及輕度咽下功能障礙癥狀,部分病人還伴有胸骨后疼痛不適、乏力與盜汗等癥狀。這些癥狀表現及發展過程與食管惡性腫瘤相似,偶爾被接診醫生視為食管癌的主要癥狀,從而未作相關的全面檢查而誤診誤治。由于食管結核在臨床上罕見,因而在診斷與鑒別診斷中很容易被忽略。甚至有時病人因吞咽困難而就診,已發現合并有其他部位的結核病灶的情況下,仍未考慮到結核累及食管的可能。食管結核的病理類型及食管黏膜受損程度不同,病人的臨床表現也不同。
綜上所述,兩種檢查方法,即X線檢查和食管鏡檢的誤診率都超過了50%,其中X線檢查的誤診率更是達到了64.71%,為臨床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經過研究分析,誤診的主要原因大致如下:[2]:①臨床醫生過于依賴影像學的檢查結果,對食管結核行X線檢查與食管鏡檢,其征象跟食管腫瘤等疾病相比缺乏足夠的特殊性,如果醫生診斷思路有局限的話,會出現以偏概全的現象而導致誤診;②確診方法極其有限,雖然食管鏡檢是診斷的首選方法,但是陽性率較低,除卻之外還有細菌學檢查,但是陽性率也不高;③食管結核的食管結核起病癥狀沒有特異性,與食管癌較為接近,不進行全面檢查而導致誤診。
因此,在臨床當中,除卻進行X線檢查與食管鏡檢之外,還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3]:①對于高度可疑的患者可以采取診斷性的抗結核療法;②要重視結核抗體以及PPD等結核病相關的檢查方式,以有助于進行鑒別診斷;③對于疑似的患者要及早進行食管鏡檢,取得病理以及細菌學的診斷結果,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重復進行檢查;
食管結核發病率雖然比較低,但是一旦確診之后治療方案都比較明確,治療時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確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后,治療效果一般比較好。本組17例患者經過治療之后,隨訪6個月-2年發現患者復發病例。食管結核發現的越早、越早診斷和進行治療,其預后效果越好。有時如果病人全身狀況表現良好,加之適當的治療,食管結核均可自行愈合,有些較輕的潰瘍也能迅速、完全地治愈。因此,治療本病的關鍵之處在于術前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從而減少或避免手術進行探查,使患者受到的創傷也減輕很多。
參考文獻
[1] 夏冠斌,沈一鳴,俞愛芬,陳靜.食管結核的診斷與外科治療[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06(11):1220-1221.
[2] 李鳳君,曹玉杰,楊桂云,崔穎.食道結核臨床診治2例報告[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1,11(17):1131-1132.
[3] 林茵,王敏達,龔幼龍,王祝山.15例食管結核的診斷及治療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5(05):306-308.